[实用新型]多向性声波传递热源的散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6707.9 | 申请日: | 201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8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烈 |
主分类号: | H01L23/36 | 分类号: | H01L23/36;H05K7/20;H01L33/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张颖玲;迟姗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向 声波 传递 热源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多向性声波传递热源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散热装置是计算机产品或精密仪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之一。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微处理器的运算速度不断提升,所搭配的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也相对要有足够的快速散热效果,才能确保微处理器的正常运作。
目前所使用的散热装置大多数是热管式的散热装置,将热管的一端安装于第一导热块上,另一端安装于第二导热块上,再将该第二导热块安装于散热鳍片及风扇上。当该散热装置在使用时,将第一导热块贴合于发热组件或微处理器的表面上,在发热组件或微处理器运作时,所产生的热将被第一导热块吸收,再由热管的吸热端吸收,经内部工作流体传至冷却端上,再由冷却端传递至第二导热块上,由散热鳍片及风扇将热散去。
由于上述散热装置的热管必须具有一定的长度,导致体积过大,在使用时较占空间。而且,热管的冷却端所组装的散热鳍片本身的散热速度慢,因此需要在散热鳍片上安装主动式的风扇来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向性声波传递热源的散热装置,体积小,结构简单,散热迅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向性声波传递热源的散热装置,安装于发热组件上,包括:
第一负温度系数组件,具有主体,该主体上具有散热面及底面,该底面由 外向内凹设有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具有接触面;
高导热金属组件,具有与该容置空间相同形状的本体,该本体上具有表面及贴合面,该高导热金属组件配置于该容置空间,该表面与该接触面接触,该贴合面与发热组件表面贴合,以吸收该发热组件所产生的热。
上述主体为圆锥状,或上述主体的剖面呈圆弧状,该散热面为圆锥或圆弧,该底面为平面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向性声波传递热源的散热装置,其第一负温度系数组件配置在高导热金属组件上,使高导热金属组件将所吸收的热以扩散方式传递给第一负温度系数组件;第一负温度系数组件吸收热后,因晶格振动效应产生声波的波长将所吸收的热以多向性的共振散射出去,以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散热曲线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与发热组件的组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安装于灯具的组合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的再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的又再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负温度系数组件1 主体11
散热面12 底面13
容置空间14 接触面15
高导热金属组件2 本体21
表面22 贴合面23
端面24 发热组件10
灯具20 壳体201
发光二极管202 第二负温度系数组件3
传导面31 背面32
间隙4 端面25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及详细说明,现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分解及组合剖视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向性声波传递热源的散热装置,安装于发热组件上,包括:第一负温度系数组件1及高导热金属组件2。
该第一负温度系数组件1,为陶瓷材料,具有圆锥状或剖面呈圆弧状的主体11,该主体11上具有圆锥或圆弧的散热面12及平面式的底面13,在该底面13由外向内凹设有圆锥状或剖面呈圆弧状的容置空间14,该容置空间14内具有接触面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烈,未经李明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67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