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强制鼓风快速燃气热水器三孔板分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7248.6 | 申请日: | 201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0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筱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筱栩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F24H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1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制 鼓风 快速 燃气热水器 三孔板分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制鼓风快速燃气热水器三孔板分风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目前热水器大致分为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器等几大类型,而燃气热水器由于效率高、加热速度快、温度调节稳定、可提供较大的供热负荷,可多人连续使用而受到青睐。然而自排式的燃气热水器存在因使用不当引发的燃气中毒事件,为避免这一安全隐患,强制鼓风快速燃气热水器成为目前市场上选购较多的燃气热水器。
强制鼓风快速燃气热水器风机出口面积一般约为2000平方毫米左右,供风的面积约为15800~30000平方毫米,甚至更大。而风机出口到供风面的距离有限,这就使得均匀分风有一定难度,由于目前传统强制鼓风快速燃气热水器的结构限制,故而不能使每一个燃烧器都能获得足够的空气,无法保证燃气完全燃烧,更无法保障每一个燃烧器的燃烧工况保持基本一致性,极大地降低了燃气热水器的热效率,同时还时常引起由于燃气热水器因烟气量过大在燃烧室内堆积致使的共振和啸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新颖,成本低廉、可靠性高的强制鼓风快速燃气热水器三孔板分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是这样解决的:一种强制鼓风快速燃气热水器三孔板分风装置,所述三孔板分风装置主要由安装于燃气热水器燃烧室内的第一分风孔板、第二分风孔板和第三分风孔板构成三层分风孔板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分风孔板安装于燃气热水器的燃烧室底板上的进风口处,进风口的下端与燃气热水器的风机出风口相连接;所述第三分风孔板兼作燃烧器固定架,与燃烧器相连接;所述第二分风孔板安装于第一分风孔板和第三分风孔板之间。
所述第一分风孔板沿燃烧室短轴线方向(即燃烧室前后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向下的弯折部,该弯折部构成第一分风孔板的板型呈倒立的“凹”形结构,所述弯折部焊接于燃烧室底板上;第一分风孔板沿燃烧室长轴线方向(即燃烧室左右方向)的两端开设有将风机送入的空气向燃烧室两侧分流的主分风通道,第一分风孔板上端面开设有数个均匀分布的均压孔,风机送入的空气由第一分风孔板上端面这些均匀分布的均压孔进行分流。
所述第二分风孔板上与燃烧器一次进风孔(即燃气喷入处)相对应的部位开设有放风孔,所述第二分风孔板上还开设有数个均匀分布的经第一分风孔板初分送入空气的均压孔。
所述第三分风孔板上开设有与燃烧器一次进风孔相对应的一次进风孔套接孔,燃烧器的一次进风孔(即燃气喷入处)套装于该一次进风孔套接孔中;所述第三分风孔板上对应燃烧器二次进风通道部位开设有调节燃烧器一次风和二次风供风比例关系的二次进风孔。
所述第一分风孔板与燃烧室底板上的进风口之间的距离为4mm~7mm。
所述第二分风孔板与燃烧室底板上的进风口之间的距离为10mm~15mm。
所述第一分风孔板和第二分风孔板上的均压孔的孔径为1mm~2.5mm,孔的密度为每平方厘米5~20个孔。
所述第三分风孔板上的二次进风孔的孔径为2.5mm~4mm,孔的密度关系为过剩空气系数控制在1∶1.5~1∶1.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1、第一次分风:第一分风孔板设置于燃气热水器的燃烧室底板上的进风口处,即风机出风口上方,第一分风孔板上、前、后三个方向罩住风机出口,在这三个方向,风只能从孔板的均压孔通过,而大量的风在第一分风孔板两侧的主分风通道的导向作用下,被延展到左右两边的整个供风区域,完成风的第一次初分。
2、第二次分风:第二分风孔板设置于第一分风孔板上方,将整个供风面罩住,风只能从第二分风孔板上的均压孔通过,由于孔板风阻力调整的合适,使风通过第二分风孔板后,整个供风面上各处的风压保持基本一致,在第二分风孔板正对燃烧器一次风进风口处(即燃气喷入处),开设有较大的、和燃烧器数量相同的放风孔,使大量的空气能从这里直接到达一次进风孔处,保证了每一个燃烧器都能得到足够多的空气,以确保燃烧工况良好,使得整机一氧化碳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放风孔的孔型、大小可以根据不同的机型做相应的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筱栩,未经王筱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72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