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铁电池的端盖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97294.6 | 申请日: | 201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6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黄泓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泓雯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端盖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锂电池结构,特别是指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锂铁电池的端盖组结构。
背景技术
锂电池中的锂铁电池因能源转换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稳定性高等特性优势,故特别适合用作交通工具的动力电池;然,交通工具移动过程震动频繁,且交通工具所装载的锂铁电池储放环境恶劣,遭遇风吹日晒雨淋、工作温度骤变以及意外碰撞的机会极为频繁,长期使用下难保电池内部不会因此劣化异变,导致锂铁电池内压力过高而造成爆裂。也因此,交通工具使用的锂铁电池,其安全防护结构的设计上有必要特别小心注意。
例如,中国台湾省专利公告第M374997号的高效能启动电池,利用一电池管理系统连接复数并联电池组,以侦测各电池组是否有过放电、过充、过热等情形,藉以避免过充放电造成电池内部压力过高的潜藏危险。又如,台湾专利公告第M368966号的车用电池装置,其同样为避免电池内压力过高有聚集气体产生爆炸的情形发生,因而舍弃传统硬壳的电池壳体包装,而改用具有延展性的软质袋体作为锂铁电池的外包装,藉以克服电池内压力异常的问题产生。
但是,前者的高效能启动电池,一旦电池管理系统失效,依旧有锂铁电池爆裂的危险存在。而后者的车用电池装置,其袋体的泄压能力所限,自然也无法百分百确保其使用上的安全性能。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锂铁电池内压力过高的问题,提出另一种锂铁电池使用的端盖组改良,以有效改善前述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锂铁电池的端盖组,其可百分百避免锂铁电池因内部压力过高所产生的爆裂情形,以强化锂铁电池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锂铁电池的端盖组,其泄压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且与封板的组装快速容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铁电池的端盖组,设在一锂铁电池的一壳体一端,该端盖组包括:
一封板,具有至少一穿孔;以及
一泄压件,设于该穿孔中,该泄压件具有相对两表面,至少一该表面上设一环形沟渠,该环形沟渠在该壳体之内压力大于一预设值时破裂形成一泄气通道,用以释出该壳体之内压力。
实施时,该泄压件以冲压成型形成该环形沟渠。
实施时,该泄压件的两该表面各设有一该环形沟渠,两该环形沟渠并处于对应位置。
实施时,该环形沟渠的形状为圆形或C形、多边形或不规则环形。
实施时,该封板以激光焊接或超音波熔接的方式设于该壳体。
实施时,该泄压件及该封板间更以密封胶或封环气密该穿孔。
实施时,该泄压件两端向内凹陷,于身部中形成一封闭膜,以在该封闭膜上下形成相对两该表面。
实施时,该泄压件以嵌卡方式固定于该穿孔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锂铁电池的端盖组,此端盖组包含一封板以及至少一泄压件。其中,封板设在一锂铁电池的一壳体一端,且封板上具有至少一穿孔,以供设置泄压件;泄压件具有相对两表面,至少于其中一表面上设有一环形沟渠,此环形沟渠承压力小于周边表面承压力,藉此,当锂铁电池的壳体内压力超出一预设值时,环形沟渠将率先破裂,将于泄压件上形成一泄气通道,藉以确实地释放锂铁电池壳体内聚集的内压力,有效避免壳体因高压破裂。
底下即通过具体实施例配合所附的图式详加说明,当更容易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设有本实用新型端盖组的一锂铁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泄压件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泄压件另一实施态样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泄压件受力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锂铁电池;12-正电极;14-负电极;16-壳体;20-端盖组;30-封板;32-开孔;34-穿孔;40-泄压件;42-封闭膜;421、422-表面;44、44’-环形沟渠;46-泄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是显示一施作有本实用新型端盖组的锂铁电池结构示意图;此锂铁电池10具有一电芯(图中未示)、两自电芯引出的正负电极12、14、以及一包覆此电芯的壳体16,且壳体16是采硬质金属制成,以避免碰撞造成锂铁电池10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泓雯,未经黄泓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72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向压力容器中供料的生物质输送装置
- 下一篇:小型高效太阳能电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