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粉笔制作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7823.2 | 申请日: | 201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3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姜阳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阳铭 |
主分类号: | B43K19/00 | 分类号: | B43K1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43005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粉笔 制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笔制作器,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尤其适合学校使用的小型粉笔制作器。
背景技术
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粉笔,这些粉笔形成的粉笔灰散布于空气中,被老师和学生吸入极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而且产生的粉笔灰常常是堆积到很多后,再直接清理掉,市场上生产粉笔的厂家也不可能将粉笔灰进行回收用于二次制作。大量的粉笔灰不仅污染了环境,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石灰资源。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058276A,公开日为2007年10月24日的发明专利《一种粉笔的制造方法及装置》就公开了一种具有至少两个半模的可开合模具。但该模具适合粉笔生产厂家大批量的生产,同时不具有加热装置,粉笔成型较慢。依旧无法解决学校教学中石灰资源的浪费及对师生学习环境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粉笔灰无法二次利用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小型粉笔制作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粉笔制作器,包括有彼此相对应面上开有半圆柱形粉笔腔的上下两个半模,所述的两个半模上对应粉笔腔的一端设置有原料槽,两个半模上对应粉笔腔的另一端设置有压力凸顶;所述原料槽的一侧对应每一个粉笔腔均设置一个有与其连通的漏斗型出料口,原料槽的另一侧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压板;所述的压力凸顶上对应每一个粉笔腔均设置有一个凸柱,粉笔腔的下方设置有电加热装置。
所述的两个半模由四角上的压紧螺栓压紧连接。
所述的压板上设置有握柄。
所述的电加热装置为恒温电热阻丝。
所述的粉笔腔数量为6-12个。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可在学校广泛使用,减少了粉笔的使用量,节省了学校的开支。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石灰资源的浪费,同时也防止了堆积的粉笔灰飘散在空气中,对环境造成破坏。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身体健康。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粉笔腔1,恒温电热阻丝2,原料槽3,压板4,压力凸顶5,出料口6,凸柱7,螺栓8,握柄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一种小型粉笔制作器,包括有彼此相对应面上开有半圆柱形粉笔腔1的上下两个半模,所述的两个半模上对应粉笔腔1的一端设置有原料槽3,两个半模上对应粉笔腔1的另一端设置有压力凸顶5;所述原料槽3的一侧对应每一个粉笔腔1均设置一个有与其连通的漏斗型出料口6,原料槽3的另一侧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压板4。压板4上设置有握柄9方便操作。所述的压力凸顶5上对应每一个粉笔腔1均设置有一个凸柱7,粉笔腔的下方设置有电加热装置2。所述的电加热装置2为恒温电热阻丝。
所述的两个半模由四角上的压紧螺栓8压紧连接。
使用时,将两个半模打开,将粉笔腔1的内壁上涂抹少量油,防止成型后的粉笔不易取出。然后将收集好的粉笔灰倒入原料槽3内,再加入适量的水,使粉笔灰变为糊状。然后用压紧螺栓8将两个半模压紧固定好。手动推动压板3,将糊状的粉笔灰通过出料口6压入粉笔腔1中。然后打开电源使恒温电阻丝发热,加热2分钟左右后,内容物呈粘稠状后再推动压力凸顶7,使模具中的气体被压出并使其加固。最后再加热10分钟左右,即可将制作好的粉笔取出。结构简单,设置的粉笔腔数量为6-12个,数量不多,操作方便,特别适合学校每个班级中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阳铭,未经姜阳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78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