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艺尾气喷淋吸收塔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8110.8 | 申请日: | 201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9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昊;万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昊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11600 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艺 尾气 喷淋 吸收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工艺尾气喷淋吸收塔。
背景技术
化工生产中,常常产生一些如HBr/HCl等副产气体物质,这些副产物一方面需要及时从反应系统中移出,以保证正反应顺利地进行;另一方面需要有效地将工艺尾气转化为成品酸或进一步提取Br/Cl等卤素产品,避免物料损耗和环境污染,达到节能/降耗/环保。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尾气喷淋吸收塔,该吸收塔有效地吸收化工生产中副产物如HBr/HCl等工艺尾气,有利于正反应顺利进行,将工艺尾气转化为成品酸或进一步提取Br/Cl等卤素产品,避免物料损耗和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吸收塔包括喷淋罐、列式冷凝管、喷淋咀、水槽和水泵,在喷淋罐内的顶部安装喷淋咀,喷淋咀经循环管连接水泵,水泵连通水槽的底部,在喷淋罐内的中部安装列式冷凝管,在喷淋罐的底部经管道连通水槽,喷淋罐的底端侧壁上设尾气进口,N形弯管经尾气进口插入喷淋罐内位于列式冷凝管的下方。
其中,位于喷淋罐内的N形弯管的末端安装锥形出气嘴。
其中,在水槽的顶部安装放空管,在水槽的底部安装出料管。
工作时,在水槽内注满清水,清水由水泵泵入喷淋罐的喷淋咀向下喷淋,同时工艺尾气由N形弯管进入喷淋罐的底部,尾气被喷淋水吸收,从喷淋罐流入水槽,水槽内的混合水再经水泵泵入循环管输入喷淋咀进行循环喷淋,喷淋水经列式冷凝管冷却,与尾气接触吸收后重新回进水槽,如此循环喷淋吸收;当放空管有微量烟雾时,表明水槽中的水已经吸收饱和,将饱和液体从出料管排出进行提取或外卖,水槽内重新注入清水。
本实用新型可以及时有效地将副产气体物质从反应系统中移出,保证正反应顺利地进行,同时有效地将工艺尾气转化为成品酸或进一步提取Br/Cl等卤素产品,节能/降耗/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尾气进口,2喷淋罐,3列式冷凝管,4喷淋咀,5水槽,6水泵,7循环管,8放空管,9出料管,10N形弯管,11锥形出气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吸收塔包括喷淋罐2、列式冷凝管3、喷淋咀4、水槽5和水泵6,在喷淋罐2内的顶部安装喷淋咀4,喷淋咀4经循环管7连接水泵6,水泵6连通水槽5的底部,在喷淋罐2内的中部安装列式冷凝管3,在喷淋罐2的底部经管道连通水槽5,喷淋罐2的底端侧壁上设尾气进口1,N形弯管10经尾气进口1插入喷淋罐2内位于列式冷凝管3的下方。
其中,位于喷淋罐2内的N形弯管10的末端安装锥形出气嘴11。
其中,在水槽5的顶部安装放空管8,在水槽5的底部安装出料管9。
工作时,在水槽5内注满清水,清水由水泵6泵入喷淋罐2的喷淋咀4向下喷淋,同时工艺尾气由N形弯管10进入喷淋罐2的底部,尾气被喷淋水吸收,混合水从喷淋罐利流入水槽5,水槽5内的混合水再经水泵6泵入循环管7输入喷淋咀4进行循环喷淋,喷淋水经列式冷凝管3冷却,与尾气接触吸收后重新回进水槽5,如此循环喷淋吸收;当放空管8有微量烟雾时,表明水槽5中的水已经吸收饱和,将饱和液体从出料管9排出进行提取或外卖,水槽5内重新注入清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昊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昊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81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模制粒机的超载保护系统
- 下一篇:一种固体废物焚烧飞灰水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