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零排放环保型反渗透纯水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8247.3 | 申请日: | 2010-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1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袁德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德宁 |
主分类号: | B01D36/02 | 分类号: | B01D36/02;C02F9/02;C02F1/44;C02F1/28;C02F103/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唐绍烈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放 环保 反渗透 纯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零排放环保型反渗透纯水机。
背景技术
反渗透技术是全球公认的最先进最安全的水处理技术,但反渗透技术一直以来都存在排放废水(浓缩水)的问题。
后来有人把排放的废水直接接回设备的入口处循环利用,但却造成所造纯水水质TDS值(代表了水中溶解物杂质含量)不断升高,水质不合格的代价,且反渗透膜组件很快堵塞,我们称之为第一代无废水反渗透纯水机。
后来又有人把排放的废水用一个水箱储存起来,我们称之为第二代无废水反渗透纯水机,但此举造成需要一个很大的废水储存箱,因废水与纯水比例受水温、水压的影响比较大,高达8∶1的比例,家用纯水机纯水压力储水桶一般为12升,如此计算,废水箱则需96升,极占空间,万一纯水机设备进水电磁阀或四面阀不能闭合时,废水箱则不堪重负,造成极大的漏水隐患,还会造成隔膜泵失压,反渗透膜被击穿,纯水水质不合格等一系列技术问题。
再后来有人用电路板来控制间歇性排放废水,降低废水的排放,我们称之为第三代节水型反渗透纯水机,但此举依然会存在纯水水质不合格、泵失压、膜击穿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针对现有反渗透纯水机进行研究、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排放环保型反渗透纯水机,以解决了废水排放浪费以及前三代无废水纯水机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零排放环保型反渗透纯水机,在现有纯水机的反渗透膜废水排放口安装逆止阀(单向阀),逆止阀的出水端通过水管接回自来水管。
所述纯水机的进水端与自来水管的主管连接,逆止阀的出水端与自来水管的主管或支管连接,且按水流方向,自来水管先与纯水机的进水端连接,再与逆止阀的出水端连接。
所述纯水机包括5微米熔喷滤芯过滤器、颗粒活性炭过滤器、精密活性炭过滤器、RO反渗透过滤器、压力桶、后置活性炭过滤器,自来水管通过三通和球阀与5微米熔喷滤芯过滤器的进水口连接,5微米熔喷滤芯过滤器的出水口通过低压开关和进水电磁阀与颗粒活性炭过滤器的进水口连接,颗粒活性炭过滤器的出水口与精密活性炭过滤器的进水口连接,精密活性炭过滤器的出水口通过高压泵与RO反渗透过滤器的进水口连接,RO反渗透过滤器的纯水出水口通过高压开关后一路经球阀接至压力桶、另一路与后置活性炭过滤器的进水口连接,后置活性炭过滤器的出水口接至纯水龙头,RO反渗透过滤器的废水排放口通过逆止阀、反冲电磁阀和废水比经三通接至自来水管。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研发的是第四代零排放环保型反渗透纯水机,本发明利用了大循环和压力差的原理,在反渗透废水排放口用逆止阀替换原来的接头,把排放的废水接回自来水管,因排放的废水水压经过泵的加压,其压力一定大于自来水的压力,且废水在排放的同时,一定有自来水进水整个纯水机,自来水管中的水是处在流动的状态,故废水一定可以排回自来水管,为防止水锤现象造成对反渗透膜的损伤,在反渗透膜的废水排放口换上逆止阀,起到了很好的保护效果,因排回自来水管中的废水水量占家庭水表后自来水管中的总水量的比例很小,废水很快被稀释,单元内其他用水处的使用,很快就把废水完全释放了,对纯水机所造纯水的水质不会产生影响,也不会对泵和反渗透膜产生破坏,本发明结构设计简洁而合理有效,安装便捷、使用简单,节能环保,更是彻底解决了废水排放浪费以及前三代无废水纯水机的技术问题,如泵失压、膜击穿、出水TDS值升高等。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5微米熔喷滤芯过滤器1 颗粒活性炭过滤器2
精密活性炭过滤器3 高压泵4
RO反渗透过滤器5 压力桶6
后置活性炭过滤器7 低压开关8
进水电磁阀9 高压开关10
纯水龙头11 三通12
球阀13 自来水管14
逆止阀15 反冲电磁阀16
废水比17 球阀1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德宁,未经袁德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82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