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光互补基站用发电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8789.0 | 申请日: | 201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3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薛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晶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F03D7/00;H02J7/00;H02N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6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光 互补 基站 发电 系统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风光互补基站用发电系统。
(二)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业的发展,加强海域覆盖和偏远山区的覆盖对各通信运营商已经越来越重要。但这些地方没有市电供应或市电供应十分困难,如何保障这些基站的用电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偏远地区一般用电负荷都不大,所以用电网送电就不合理,而只能在当地直接发电,最常用的就是采用柴油发电机。但柴油的储运对偏远地区成本太高,而且难以保障。所以柴油发电机只能作为一种短时的应急电源。要解决长期稳定可靠的供电问题,只能依赖当地的自然能源。太阳能和风能是最普遍的自然资源,也是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是地球上一切能源的来源,太阳照射着地球的每一片土地。风能是太阳能在地球表面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地球表面的不同形态(如沙土地面、植被地面和水面)对太阳光照的吸热系数不同,在地球表面形成温差,地表空气的温度不同形成空气对流而产生风能。因此,太阳能与风能在时间上和地域上都有很强的互补性。白天太阳光最强时,风很小,晚上太阳落山后,光照很弱,但由于地表温差变化大而风能加强。在夏季,太阳光强度大而风小,冬季,太阳光强度弱而风大。太阳能和风能在时间上的互补性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最佳的匹配性。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风光互补基站用发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风光互补基站用发电系统,包括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风光互补控制器和蓄电池,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均与风光互补控制器相接,风光互补控制器又与蓄电池相接,蓄电池接通讯设备为通讯设备提供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风光互补基站用发电系统可以在两种不同的模式下产生相同的发电供电效果,而且此两种供电模式完全可以形成很好的互补效应。风光互补基站用发电系统的原理是在光电伏打效应和垂直轴发电原理的基础上相互的结合有利的互补形成的一种能够独立为通讯基站发电供电的新型发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风光互补基站用发电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风光互补基站用发电系统可以在有阳光照射和无阳光照射的情况下产生大量的直流电流供给通讯设备供电使用,以满足系统的用电需求,达到通讯系统的无间断使用。
2)风光互补基站用发电系统不仅可以无间断的为通讯基站发电供电而且其产生的有效电压值也可以保持在很低的范围内,不至于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伤害,真正的实现了绿色新能源的要求。
3)风光互补基站用发电系统在满足阳光照射和持续风能的基础下同样可以产生可持续为基站使用的电能,在白天阳光照射的情况下它是把光能转换成能够为基站使用的电能,在夜晚无阳光照射和有持续风能的情况下同样可以产生为基站使用的电能。在这两种有利的转换模式下构成了风光互补基站用发电系统的可持续发电供电,真正实现了偏远地区基站的用电需求为基站的可持续通讯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使通讯的覆盖更加广泛。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力发电机,2、太阳能电池板,3、风光互补控制器,4、蓄电池,5、通讯设备。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风光互补基站用发电系统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风光互补基站用发电系统,其结构包括风力发电机1、太阳能电池板2、风光互补控制器3和蓄电池4,风力发电机1和太阳能电池板2均与风光互补控制器3相接,风光互补控制器3又与蓄电池4相接,蓄电池4接通讯设备5为通讯设备5提供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风光互补基站用发电系统其加工制作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晶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晶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87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防盗报警监视装置
- 下一篇:基于电子地图的手机标签接发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