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圆形铺缆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99205.1 | 申请日: | 201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8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士涛;李鹏;商涛;前德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6 | 分类号: | H02G1/06;B65H51/04;B65H51/32;B65H57/04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胡婉明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圆形 铺缆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铺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种功能且便携式的半圆形铺缆轮。
背景技术
海洋油气田的开发,其生产设施中心控制平台和各井口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卸系统(FPSO)间的海底输电/信息传送线路(简称复合电缆)以及海上新能源开发中的海上风力发电厂需要的海底输电线路建设都涉及到海底电缆的安装工艺。
海缆的安装工艺根据产品自身的包装方式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针对较短距离的海缆,一般采用滚筒式包装,在整个铺设过程中,通过一个专用驱动装置反向转动滚筒由外圈到内圈逐层退出电缆。第二类是针对较长距离的海缆,把电缆装到一个桶状容器内,俗称电缆缸/舱,在整个铺设过程中,以一定高度(俗称退扭高度)的抽拽方式从电缆缸/舱内由上层到下层逐层取出电缆,并由空中转向折回到甲板,再通过张紧器控制海缆的水下敷设张力来完成海缆的铺设。现行大多采用第二类的铺缆方式。这类海缆铺设工艺必须具有海缆的空中转向(电缆的上行过渡到下行)和海缆的正反向运行动力提升装置。
现有专业自动化和综合化程度高的铺缆船,一般为固定式电缆舱和固定式作业线设计,即在电缆舱的顶部上方架设一个转向体和安装一个电缆收放装置,由于作业线几乎占满整个铺缆船甲板空间,此船很难再从事其它专业的海上施工。
为了使船舶能够具有铺缆、抛锚拖轮、输油管道后挖沟和交通运输等多种用途,行业内开发研制移动式铺缆设备,即将海缆转向拱形体安装到一个钢结构塔架上,塔架高度为电缆技术参数所要求的退扭高度,产品的(电缆)包装也采用托盘式整体吊装的电缆框,再根据需要将电缆框和铺缆设备吊装到不同类型的工程船上,并将转向体塔架套在电缆框上方,搭建一个临时作 业线,当完成工作后,设备再复员回到陆地码头,此种方式即为现行的海缆铺设工艺,它的缺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塔架高度随不同产品技术参数而变化,对于距离稍长,电缆框稍大的作业情况,依然存在塔架无法套装到电缆框上的缺陷,应用仍然受到限制。2、塔架结构体庞大,一般长度约10米,宽度约为8米,高度约为12米,装卸船非常不便,必须有其它浮吊船配合。3、塔架运输非常不便,运输到异地工程地点,无法采用陆地汽运方式,只能采取海运货船的方式,动复员成本高,且费时。4、没有电缆回收功能,放出的电缆出现特殊情况若需回收到电缆框内再重新铺设会非常困难。5、塔架仅提供海缆空中转向和高度退扭功能,没有空中海缆提升功能,海缆运行需要靠张紧器提供的抽拽动力,遇到特殊情况放出的海缆需要捡回放进缸内时,只能采用人拉手拽的方式,不方便且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半圆形铺缆轮,其在该主体框架上设有液压动力站、电气控制箱、电机减速器、输送轮、张紧轮以及托辊组;将海缆空中转向和海缆的正反向提升功能设计为一体,具有海缆提升速度控制和海缆长度计量的功能,同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存放方便等优点,尤其适用于移动式铺缆作业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半圆形铺缆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该主体框架上设有液压动力站5、电气控制箱15、电机减速器1、输送轮9、张紧轮8以及托辊组;该电气控制箱15与液压动力站5、电机减速器1和地面操作盒连接;该电机减速器1通过链轮14和链条6与输送轮9连接;该液压动力站5连接液压油缸7,该液压油缸7一端铰接在主体框架上,其活塞杆端与设置在主体框架的支架4铰接,该支架4上安装张紧轮8,该张紧轮8位于输送轮9上方;该托辊组是由设置在主体框架上的多个水平托辊2和斜托辊3组成。
前述的半圆形铺缆轮,其中主体框架16为多个框形体161依序相互连接而成的半圆形框架,该框形体161相对的两侧呈方形体,分别与呈方形体两侧相邻的另外两侧呈梯形体,多个框形体161以相对呈方形体的两侧依序相互连接而构成半圆形框架;每个框形体中分别设有一个托辊组以及一个输送 轮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92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带专用整流变压器的直流融冰装置
- 下一篇:一种评论信息检索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