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保险机舱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9222.5 | 申请日: | 2010-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5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潘代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代恩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B60R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624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保险 机舱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特别是一种汽车保险机舱
背景技术:目前国内外各类型汽车,不论是大货车大客车或中微型轿车,其发动机及系统重要机器所卧藏的机仓,其周围结构皆不能承受正面或侧面较强烈的冲撞。重大的交通事故往往致使车毁人亡的巨大损失和不可挽回的悲剧。近年来有人在废旧客车正前方增设一粗壮坚固的车外保险杠。并进行了试验称为″中国第一撞″从而取得了实用新型专利权。不论是各种结构的保险杠装置或是电子光学控制油门刹车防撞装置都对发动机及其系统没有直接的防护作用,尤其对来自侧方的冲撞毫无保险作用,一但这些间接保护措施失控失灵。正面撞击毁损机舱涉及驾驶人员生命安全重大威胁将不可避免。对侧方飞奔而来的不可能安装上述装置的农用车,拖拉机等车型更是防不慎防。因此汽车的开发思路是为消费者负责而开发。不为标准而开发,要为安全而开发。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量相对较轻而坚固,具有较强大抗击冲撞功能不变形的汽车保险机舱,从而达到有效保护机舱内发动机及其系统设备。在汽车冲撞时避免车毁人亡的悲剧发生。一种汽车保险机舱,由C型钢板组成主舱、副舱、格式引擎盖、机舱连接板、连接螺杆和螺帽构成,其特征在于主舱(2)与副舱(3)分别由两块C形钢板与多块强立板焊接成正方形孔道或长方形孔道、三角形孔道、菱形孔道、圆形孔道、椭圆形孔道、蜂窝形孔道框架结构,主舱位于副舱上方,主舱(2)与副舱(3)通过螺杆(13)穿入螺孔(14)连接成为一体,主舱和副舱尾端与驾驶舱连接,机舱内前方安置散热水箱,引撃及电路、传动系统,在主舱上方顶部安上引撃盖,构成汽车保险机舱。本发明在其机舱外表能保持原来的设计与美观形态。又不限制车型外观的再创新设计。强烈的碰撞只能损坏外型表层,不会造成机舱内损内设备结 构损坏。像换衣服一样对其外表层修整喷漆又完好如初。因此在意外强烈冲撞后照样行驶。该机舱对其内容物发挥了有效的保护作用。
本发明构成:由主舱、副舱、格式引擎盖、机舱连接板、连接螺杆和螺帽构成,其特征在于主舱(2)与副舱(3)通过连接螺杆或焊接成为一个整体,主舱位于副舱上方,主舱和副舱通过主副舱连接孔相互连接,该机舱整体与驾驶舱前端连接,机舱前方安置散热水箱,引撃及电路、传动系统,在主舱上方顶部安上引撃盖图7(1),构成了汽车保险机舱。主舱C型a板的C型头边缘呈弧形,该C形头板面较宽,与C形头相连的左右C臂板面较窄,主舱C型b板(5)通过强立板(6)下端直立焊接,该上端与C型a板(4)下面焊接,主舱a板、b板与两强立板共同形成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孔道,C型b板方孔道之间板面上钻有主副舱连接孔(24)。副舱C型d板(9)与主舱C型b板同样大小形态规格,d板上钻有与主舱C型b板同位同大小连接孔,副舱e板(10)在其短C臂端与副舱弧形板(12)前端相焊接,弧形板(12)后端与机舱连接板(25)焊接,副舱d板(9)与e板(10)之间用副舱强立板(11)焊接组成副舱。主舱(2)在副舱(3)之上,该两舱用连接螺杆(13)和螺帽(14)连接紧固构成保险机舱(26),也可将主舱b板与副舱d板焊接成一体。格式引擎盖(1)由长条钢板(15)与小方块钢板(16)焊接构成方型孔道。主舱(2)和副舱(3)特征,除了用剪裁焊接法成型外,也可用模具分别铸造,也可主副舱连体铸造,所设计孔道可为长方形孔道、正方形孔道、三角形孔道、梭形孔道、菱形孔道、圆形孔道、椭圆形孔道、蜂窝形孔道、不规则形孔道、混合形孔道。
与现有技术比较:现有汽车机舱四周围及引擎盖用材和结构均十分薄弱。无论来自车头前方或侧方的撞击,机舱都会遭受毁损的严重后果。近年来有人 发明在车头前方安装一种坚固的保险杠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然而对轿车不仅有损美观。对来自头左右侧方的撞击毫无保护效果。对机舱内设备同样造成严重毁损。本发明因机舱前方和两侧方结构符合力学原理不但坚固能防强烈撞击,而且多孔道具有散热的优良效果。该类似结构可用于各种车门、车顶、车尾整车制造,保护客舱内人员安全。尤其适用高档次豪华型轿车的设计制造。
附图说明:图1是副舱C型e板平面示意图,图2是主舱C型b板示意图,图3是主舱C型a板示意图,图4是格式引撃盖平面示意图,图5是左剖视平面图,图6是汽车保险机舱后视立体示意图。图7是右前视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代恩,未经潘代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92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用型分布式传感光缆
- 下一篇:一种石化用耐高温合金炉管以及管排的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