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乙烯裂解废热锅炉封头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9329.X | 申请日: | 201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4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潘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明 |
主分类号: | F22B37/00 | 分类号: | F22B37/00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烯 裂解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乙烯裂解废热锅炉封头。
背景技术
废热锅炉又称余热锅炉,利用生产过程中的高温物流作为热源来生产蒸汽的换热器,它既是工艺流程中高温物流的冷却器,又是利用余热提供蒸汽的动力装置。
乙烯裂解炉废热锅炉浇注封头是乙烯裂解炉废热锅炉的一个重要组件,包括上封头和下封头,使用工况非常苛刻,它直接与800℃的裂解气接触、承受结焦焦块的冲刷、需承受频繁开停工所带来的温度急升、降,其内部浇注料使用寿命为两年左右,属于易耗品,且破裂后需整体更换,成本高,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单独更换插件的乙烯裂解废热锅炉封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乙烯裂解废热锅炉封头,包括上封头和下封头,所述封头为插件式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上封头设有一个以上插件,下封头设有两个以上插件,插件与封头本体浇铸粘结。优选地,下封头插件通过高温胶泥与下封头本体连接,既能保证插件与封头本体的粘结强度,又能在更换时方便取出。
根据实际应用的不同废热锅炉结构,选择和设计不同数目的插件个数和封头形状。
从抗压设计和成本角度出发,优选的上封头结构为长腰形体,其两端为半圆形体,中间为矩形体,两端部分与中间部分平滑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上封头插件上部为若干个孔道,插件下部为整体开口,与插件上部孔道相通。这种结构使从下封头出来的高温裂解气分散到各个孔道中,延长了裂解气在封头内部流经的流程,在内部起到降温降压作用,降低了裂解气对封头的损坏,使封头寿命得到延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优选,所述上封头设有四个插件,四个插件按平行四边形排列。所述上封头插件上部为两排相对的孔道,每排设有四个孔道,插件下部为一个整体开口。
整体上看,上封头上部为四排孔道,每排设有8个孔道,其中第一排孔道正对第二排孔道,第二排孔道与第三排孔道呈平行四边形,第三排孔道正对第四排孔道;上封头下部为四个开口,两两平行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下封头设有可与上封头插件下部密封闭合的一个以上的开口,每个开口设有相对的两个插件。上封头和下封头在使用时通过上、下钢套和螺栓连接,上封头插件下部开口与下封头开口得以密封闭合,高温裂解气不会漏出。
从抗压设计和成本角度出发,优选的下封头横截面为长腰形,纵截面为倒梯形。实际应用时,根据与下封头直接相连的立体炉结构,下封头下部设有若干个脚管,每个脚管对应若干孔道,供高温裂解气或高温废热气流过。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下封头插件为倒梯形体,嵌入式放入下封头本体,插件较宽的一面朝上,有利于在更换插件时方便地取出,不会破坏插件周围结构即下封头本体结构,大大降低了成本,便于工业化生产。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下封头插件设有若干排孔道。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封头较易破损部位主要位于下封头,特别位于下封头中间部位,相对应于本实用新型的下封头插件孔道处。
优选地,所述下封头设有四个开口,每个插件上设有两排孔道,上排为3个孔道,下排为2个孔道。整体上看,下封头下部弧形体上设有四个下封头脚管,每个下封头脚管对应上封头的8个孔道,四个下封头脚管对应上封头的32个孔道,供高温裂解气流过。每个下封头脚管底部设有若干螺孔,可通过螺栓与立体炉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孔道可以是圆形、方形等常用形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乙烯裂解废热锅炉封头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单独更换插件、抗压力强、不易破损、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上封头附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封头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封头插件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下封头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下封头插件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上封头;2-上封头插件;3-上封头插件孔道;4-下封头;5-下封头开口;6-下封头插件; 7-下封头插件孔道;8-下封头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明,未经王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93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