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应力锚固框架板有效
申请号: | 201020300242.X | 申请日: | 201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0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谭捍华;罗强;许湘华;凌桂香;陈芳;袁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3/00;E02D17/2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1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锚固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应力锚固框架板,属于坡面固定、加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预应力锚固是水利、铁路、矿山、公路以及城镇建设等众多行业用来进行滑坡整治、边坡加固、深基坑支护、结构抗倾覆、地下工程围岩加固、桥基加固等的有效手段。根据受力构件的不同,可以分为锚杆和锚索,在预应力锚固工程中,目前主要应用的是锚索。
预应力锚索主要由锚固段、自由段和紧固头三部分构成,紧固头由外锚结构物、钢垫板和锚具组成。现有技术中,外锚结构物中包括锚墩、地梁和框架梁,其锚固结构不能有效的覆盖整个坡面,在梁之间的坡面泥土容易滑落,影响锚固构件的稳定;同时,在松软的坡面上实施锚固,由于地基承载力低,现有结构易使地基发生破坏,造成预应力损失,导致锚固工程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覆盖整个坡面的预应力锚固框架板,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预应力锚固框架板,包括混凝土框架梁,在框架梁上连接锚索,在框架梁的横梁和竖梁之间设有混凝土面板。
上述的预应力锚固框架板,所述混凝土面板的厚度为20~30厘米。
上述的预应力锚固框架板,所述横梁和竖梁高出混凝土面板20~30厘米。
上述的预应力锚固框架板,所述横梁和竖梁宽40~60厘米。
本实用新型在预应力锚固框架梁之间增加混凝土面板,通过提高外锚结构物与地基的接触面积,降低单位面积的基底应力,从而降低锚固工程的地基承载力要求,提高锚固工程的可靠性,扩大锚固工程的使用范围,可用于各种类型的边坡工程,特别是各类堆积体边坡和人工填土边坡工程,适用于不均匀性岩土体边坡。优点在于要求的地基承载力低,地基的均匀性没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框架板的俯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框架板的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先在坡面钻孔,设置锚索,再制作混凝土框架梁1,如图1和2所示,框架梁1包括横梁3和竖梁4,横梁3和竖梁4之间浇筑混凝土面板5,在框架梁1的横梁3和竖梁4的交叉位置连接锚索2,在绑扎了框架梁1的横梁3和竖梁4以及面板5的钢筋后,浇筑混凝土使得横梁3、竖梁4与混凝土面板5为一钢筋混凝土整体结构。
如图3所示,混凝土面板5的厚度为20~30厘米较好,横梁3和竖梁4高出面板5为20~30厘米,宽为40~60厘米。
框架梁1可以制作成三角形或其他多边形的形状,横梁3和竖梁4也可以倾斜设置,上述改动不影响本专利的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未经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3002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