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脚踏旋转式脱水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300495.7 | 申请日: | 2010-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1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雪梅 |
主分类号: | A47L13/58 | 分类号: | A47L13/5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宏 |
地址: | 61005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脚踏 旋转 脱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用具,特别是一种能使拖把快速脱水的脚踏旋转式脱水桶。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拖把是我们常用的清洁用具,在对拖把进行清洗之后,为了使拖把头在使用中不是湿淋淋的,传统的方法是使用者将清洗后的拖把头用手拧干然后使用,很不方便,若让其自然晾干,又十分费时。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人们发明了用于拖把清洗后的专用脱水装置,例如在集水桶内设置一硬质的脱水桶,在脱水时,将拖把头置于脱水桶中,通过手动用力旋转或挤压,将拖把头中的水压出流入集水桶中,然而这种手动挤压式脱水,虽然达到了脱水的功能,但是其存在着脱水不净、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等诸多不足。
目前比较常见的是脚踏旋转式拖把脱水装置,将拖把头放于水桶中,通过脚踩驱动水桶旋转,利用离心力原理把拖把头甩干,例如申请号为200820204248.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通过脚踏板带动可来回滑动的传动齿条,利用传动齿条与传动齿轮的机械传动功效,将传动齿条的来回滑行式移动转化为脱水桶的旋转式移动,籍而利用脱水桶的高速旋转来实现拖把头自动脱水的功能。该脱水装置采用脚踏作为动力源的操作方式,取代了以前的手动挤压脱水的操作方式,操作更加简单,解决了采用手动脱水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等问题,然而该脱水装置在脚踏板带动传动齿条来回滑行过程中,传动齿条带动转轴是处于正转反转相互交替的动作,以至于脱水桶在脱水过程中也是正反交替旋转,如此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传统的齿轮传动方式,其传动效果不能达到瞬间提速的要求,常常需要通过多次的踩踏进行驱动;2、脱水桶的旋转为正反交替,其旋转速度始终无法达到很高,而旋转的速度是直接影响拖把脱水效果的关键因素,若旋转速度不高,则会造成脱水不净的问题;3、脱水桶的旋转正反交替对于装置本身的损害较大,当脱水桶在向一个方向旋转时,由于驱动方向的瞬时变化,使其在瞬时停下并改变旋转的方向,如此长期的使用,势必会影响其使用寿命及脱水效果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通过两个传动齿轮的配合使用以及利用单向轴承控制同向转动的方式,大大提高传动比,实现脱水篮瞬时提速的脚踏旋转式脱水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脚踏旋转式脱水桶,包括带有提手的集水桶、脱水篮、脚踏板、基座和旋转驱动装置,脱水篮置于集水桶中,脚踏板与基座铰接,在脚踏板与基座的铰接部设置有弹性复位部件,在基座上设置有齿条滑道,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传动轴、齿条和传动机构,传动轴上端穿过集水桶的底部与脱水篮连接,齿条下端置于齿条滑道中,脚踏板的底部与齿条连接,齿条与传动机构驱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A、传动齿轮B和从动齿轮,转轴A和转轴B分别穿过传动齿轮A和传动齿轮B的轴心固定在基座上,在从动齿轮内设置有单向轴承,所述传动轴的下端依次穿过单向轴承和从动齿轮置于基座的凹槽中,传动轴与单向轴承驱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脚踏旋转式脱水桶,其所述传动齿轮A为圆柱齿轮,传动齿轮B为双联锥形齿轮,圆柱齿轮的第一齿轮与齿条啮合,圆柱齿轮的第二齿轮与双联锥形齿轮的第一齿轮啮合,双联锥形齿轮的第二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脚踏旋转式脱水桶,其在传动轴下端与基座的凹槽之间设置有球状物,所述球状物卡接在基座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脚踏旋转式脱水桶,其所述传动轴的下端面为与球状物配合的弧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脚踏旋转式脱水桶,其所述弹性复位部件为扭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脚踏旋转式脱水桶,其在集水桶内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设置在脱水篮周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脚踏旋转式脱水桶,其在传动轴上套接有限位卡环,所述限位卡环设置于集水桶底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脚踏旋转式脱水桶,其所述脚踏板的脚踏面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脚踏旋转式脱水桶,其在所述脱水篮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排水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脚踏旋转式脱水桶,其所述集水桶底部一侧设置有凹腔,该凹腔与集水桶内部隔离,所述脚踏板、基座和旋转驱动装置设置于凹腔内,基座与集水桶底面相平。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两个传动齿轮的相互配合,较之传统的传动机构大大提高了其传动比,使脱水篮能够在该传动机构的驱动下完成瞬间的提速旋转,提高了脱水的效率;利用单向轴承与传动轴驱动配合,使脱水篮始终保持一个方向的高速旋转,完全克服了脱水篮正反交替旋转产生的问题,具有脱水彻底、稳定,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雪梅,未经李雪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3004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