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信号传输线缆无效
申请号: | 201020300991.2 | 申请日: | 201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6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洪曲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金山电子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17;H01B11/0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洪渊源 |
地址: | 3623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传输 线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传输线缆,尤其是一种具有良好屏蔽功能的信号传输线缆
背景技术
随着电气化程度的普及和通讯行业的飞速发展,用以传输数据和提供电源的电缆线也随之应用到各个领域,如输电线缆、光缆、计算机数据传输线缆、有线电视线缆等。特别是广范应用于计算机与数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线缆,一般都包括电源线和与电源线并行的信号导线,为了保证在传输过程中阻断电源线以及外界电磁波对信号的干扰,或者防止传输信号自身产生的电磁波干扰其它设备,通常在电源线与信号线的外围设置金属网罩屏蔽层,如采用铝箔、铝塑复合带、金属编织网等措施对电磁干扰进行屏蔽。然而,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数据传输的速度越来越快,传输频率越来越高,电磁波的辐射量也随之增长,传统单一采用铝箔、铝塑复合带等包覆信号线作为屏蔽方式,该屏蔽体所接收的电磁波会在腔体内来回反射,并且在腔体上形成感应电势,造成对信号线传输数据的干扰;而且在高频、超高频环境下,该种屏蔽体内来回反射的电磁波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更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信号传输线缆屏蔽体内的电磁波来回反射以及形成感应电势而造成对传输信号的干扰,同时也为有效防止屏蔽体上的电磁辐射向外泄露而干扰外部设备正常工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信号传输线缆,包括电源线、与电源线并行的至少一组信号导线组以及包覆在两者外围的金属网罩层,所述金属网罩层的外表面设有绝缘保护套,所述信号导线组包括复数根信号线,该信号导线组还包括与信号线并行的裸露接地导线,该每组信号线组外层包覆有金属复合薄膜层,所述接地导线与金属复合薄膜层的内表面电性接触。
所述的金属复合薄膜层为锡铜复合薄膜层。
所述电缆线外表绝缘层的表面带有刻度标识。
所述电缆线外表绝缘层外表面的刻度标识每间隔1米设置。
所述接地导线、信号线与金属复合薄膜层内表面之间填充有玻纤树脂。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金属网罩层和金属复合薄膜层的双层屏蔽结构,对电磁波的屏蔽效果非常理想;其中,金属网罩层还增强了线缆的抗拉强度;本实用新型线缆通过在信号导线组中设置一根与信号线并行的裸露接地导线,并且所述接地导线与信号线组外层包覆有金属复合薄膜层的内表面电性接触,避免信号传输线缆屏蔽体内的电磁波来回反射以及形成感应电势,减少对自身的传输信号造成干扰,同时也能有效防止屏蔽体上的电磁辐射向外泄露造成对外部设备的电磁干扰;尤其是在高频、超高频数据传输中,屏蔽效果也非常理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信号传输线缆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缆的接地导线、信号线与金属复合薄膜层内表面之间填充有玻纤树脂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一种信号传输线缆,其最外层为绝缘保护套1,该线缆还包括电源线4和与电源线4并行的信号导线组,该电源线4和信号导线组的外围包覆有金属网罩层2,信号导线组中包括若干根信号线5;该信号导线组还设有一根与信号线5并行的裸露接地导线6,信号线组外层包覆有金属复合薄膜层3,该金属复合薄膜层3优选锡铜复合薄膜层,其内表面为金属镀层,外表面为塑料层,防止与外层的金属网罩层2电性接触,从而使金属复合薄膜层3或金属网罩层2的屏蔽作用失效。为了消除金属复合薄膜层3内表面反射的电磁波,接地导线6与金属复合薄膜层3的内表面电性接触。
为了方便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长度进行裁剪,在线缆绝缘保护套1的外表面设有刻度标识;该刻度标识最佳为每间隔1米设置。
参考图2,为了增强线缆的柔韧性,接地导线6、信号线5与金属复合薄膜层3的内表面之间填充有玻纤树脂7,这样保证了信号线5金属芯和接地导线6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玻纤树脂7的抗弯折保护而不会弯压过度被折断,同时也使信号线缆的整体柔韧性增强。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金山电子线缆有限公司,未经泉州金山电子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3009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光学耳机
- 下一篇:可调式岩样取芯钻机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