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电话上壳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301400.3 | 申请日: | 2010-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7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蔡福源;苏元多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B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电话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上壳结构,这种上壳结构应用于移动装置,例如便携式移动电话。
【背景技术】
上壳结构和按键结构是构成诸如便携式移动电话等移动装置的重要部件,在移动电话上,一个按键面板表面可以集成多个操作按钮凸出设置,通常这种按键面板由硬树脂类材料制成,而在操作按钮下一般设有若干键垫,所述键垫由软制材料如硅橡胶或热塑弹性体制成。这种按键结构的普遍应用为用户在移动电话的信息输入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276275号专利申请所揭示的移动电话,上壳结构和按键结构分别独立成型,然后将上壳结构和按键结构组装在一起。这种独立成型且分开组装的生产方式需要较多繁琐的工序,例如:组装过程中需定位上壳结构和按键结构以保证组装精度等。而且,当客户要求上壳结构和按键结构要求为同色时,独立成型的上壳结构和按键结构会产生色差。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上壳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达到的目的是将移动电话的按键结构与上壳结构一体成型,减少移动电话组装工序,并防止按键结构与上壳结构之间产生色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移动电话上壳结构,其包括一具有上、下表面的上壳面板以及设于上壳面板下表面的键垫层和透明窗口层,所述上壳面板包括对应透明窗口层的视窗区及对应键垫层且与视窗区一体成型的按键区,视窗区贯通于上壳面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显露该透明窗口层,按键区设有表示数字、符号或者图案的标示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移动电话上壳结构的上壳结构与按键结构一体成型,能够减少移动电话的组装工序,简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并防止在上壳结构和按键结构分体上色过程中产生色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电话上壳结构的立体组装图。
图2为图1所示移动电话上壳结构另一角度的立体组装图。
图3为图1所示移动电话上壳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1所示移动电话上壳结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结合图解和文字共同对本发明创造进行详尽的阐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使本发明被更彻底的理解,将提出几个具体的细节。但显然,对于本专业技术人员,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某些或者全部,也完全可以实施本发明。在某些示例中,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特征使本发明变得模糊不清,对于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没有做过于详细的阐述。
请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移动电话上壳结构1包括一个外壳面板10、设于外壳面板10下表面102的键垫层20以及透明窗口层30。
外壳面板10由金属材料经过冲压成型,也可以由塑胶注塑成型,本实施例中,外壳面板10采用金属材料冲压成型。外壳面板10包括一体成型的视窗区11和按键区12,视窗区11和按键区12分别位列于外壳面板10的长度方向两端。视窗区11贯通于外壳面板10的上表面101和下表面102形成窗口110,当外壳面板10被组装于移动电话(未图示)后,窗口110恰好对应移动电话的液晶显示屏。按键区12包括贯通于外壳面板10的标示部14以及条形或者方形的定位槽13,该定位槽13可以由化学蚀刻而成,同时也可以由冲压工序形成,定位槽上下贯穿按键区。而标示部14形成移动电话所对应的数字、图案或者符号(例如1、2、3、4、5、6、7、8、9、#、*等)。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标示部14可以由若干个镂空的微孔(未图示)组成对应的数字、图案或者符号,也可以通过冲压或者化学蚀刻直接形成镂空的数字、图案或者符号。而本实施例中采用冲压成型对应的数字、图案或者符号。在外壳面板10的制造中,若外壳面板10由金属材料片材冲压成型,则可根据客户要求加入抛光或者拉丝等工序,使外壳面板10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若外壳面板10为透明塑胶材料,可在透明塑胶材料底面印刷有色油墨,再用激光刻蚀有色油墨并形成对应的镂空部(未图示),构成对应的数字、图案或者符号。
键垫层20组装于外壳面板10的下表面102,键垫层20包括有一平板状的塑胶层21,以及由塑胶层21的顶面凸出设置的凸体22,凸体22与外壳面板10的 定位槽13相配合定位,另外凸体22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塑胶层21由在常温状态下弹性较好的透明橡胶材料制成,而凸体22则由TPU(聚氨酯)、PC(聚碳酸酯)或者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热塑弹性体材料一体射出成型于塑胶层21上。塑胶层21的和顶面相对的底面凸出设有若干按压柱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3014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急救胃管
- 下一篇: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固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