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和排水相结合的地下室底板有效
申请号: | 201020302102.6 | 申请日: | 2010-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5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令狐延;梁森;冉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31/02;E04F15/1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排水 相结合 地下室 底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中的地下室底板,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水和排水相结合的地下室底板。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超高层地下空间工程的不断涌现,在地下室底板施工中,防水施工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及投入。目前现有技术中主要考虑柔性防水层在底板底部施工,施工时间较长费用较大,且柔性防水层的合理使用年限只有5~10年,之后可能发生防水材料老化防水失效导致使用功能不能保证,维修的难度也大。现有技术都是只片面考虑防水层的“防、堵、截”,过于依赖防水层的防水效果。虽然一般工程或水文条件好的工程采用普通的防水施工工艺即可达到防水效果。但随着城市“高”“大”“尖”“深”工程的不断出现,单纯靠“防”已不能满足施工实际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和排水相结合的地下室底板。通过防水和排水相结合的地下室底板充分做到防排结合;本实用新型施工造价费用低廉,防水排水效果良好;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水平比较,更加具有操作性实用性。施工更加简便,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节约工程造价;一次性施工好后,不会存在漏水返工。后期维修方便,仅需疏导排水管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水和排水相结合的地下室底板,包括由下自上依次排列的刚性防水层底板;砼碎渣回填层、水泥石屑层、防潮层和混凝土面层构成的地坪;地坪上设有排水沟,排水沟与集水井连接,在砼碎渣回填层设有与排水沟连接的滤水管和排水管,回填层内管口用土工布包裹,防止沙粒进入滤水管或排水管并将其堵塞。
前述的防水和排水相结合的地下室底板中,所述刚性防水层为S8抗渗钢筋混凝土底板。
前述的防水和排水相结合的地下室底板中,所述砼碎渣回填层的厚度为100~200毫米。
前述的防水和排水相结合的地下室底板中,所述水泥石屑层的厚度为40~100毫米。
前述的防水和排水相结合的地下室底板中,所述防潮层为两层塑料薄膜构成。
前述的防水和排水相结合的地下室底板中,所述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为50~110毫米。
前述的防水和排水相结合的地下室底板中,所述排水沟深度至刚性防水层,排水沟的沟壁为高灰砂砖结构,厚度为200~400毫米;排水沟的沟底设有3~7%的坡度,排水沟与集水井的连接处为最低点。
前述的防水和排水相结合的地下室底板中,所述滤水管上每间隔40~60厘米设有一个滤水孔,滤水孔上设有密目安全网;所述滤水管长度为5~7米,滤水管在刚性防水层平面间隔排列,间隔距离不大于3米。
前述的防水和排水相结合的地下室底板中,所述排水管沿排水沟间隔不大于3米均匀对称设置,排水管设有3~7%的坡度,排水管与排水沟的连接处为最低点;排水管伸入砼碎渣回填层的一端设有土工布。
前述的防水和排水相结合的地下室底板中,所述滤水管和排水管均采用直径25~40毫米的PVC管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水和排水相结合的地下室底板充分做到防排结合;本实用新型施工造价费用低廉,防水排水效果良好;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水平比较,更加具有操作性实用性。施工更加简便,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节约工程造价;一次性施工好后,不会存在漏水返工。后期维修方便,仅需疏导排水管即可,本实用新型在施工质量及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滤水管的施工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滤水管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排水管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刚性防水层,2-砼碎渣回填层,3-水泥石屑层,4-防潮层,5-混凝土面层,6-排水沟,7-集水井,8-滤水管,9-排水管,10-沟壁,11-滤水孔,12-密目安全网,13-土工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3021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