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送经装置改进的色织技术亮光晶格带无效
申请号: | 201020302637.3 | 申请日: | 2010-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8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丁军民;唐三湘;周博;滕江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鼎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3/00 | 分类号: | D03D13/00;D03D15/00;D03D4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送经 装置 改进 技术 亮光 晶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带,尤其涉及亮光晶格带。
背景技术
织带作为织物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制衣行业,不但在衣物的捆边、加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且由于其装饰性强,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传统的织带均为直线型织带,即织带为长条,由经线和纬线均匀交错而成,通过织带上印花以及染色的方法对织带进行更进一步的优化,人们往往都是将现有织带应用于一般装饰,使用织带捆绑礼品包装袋或整条织带置于服饰之上,这样使用织带总是利用其带状装饰品的特征,作为捆绳和装饰带使用,而不能达到织带的最大美观和实用效果。
由于生丝的特性,在加工过程中,不能够将两种颜色的生丝同时使用以制造晶格带,晶格带是在经线和纬线上交错使用不同颜色进行织造而成的织带,在对生丝进行交错使用时,由于织带机的送经装置需要对生丝进行切换,而造成生丝之间发生粘连,而不能够顺利生产出晶格带,使得丝质织带设计只能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丝带织造只能采用单一色彩,没有更多设计方案等缺点,提供了一种利用送经机构调整而得的色织晶格带,这种色织晶格带能够使织带经纬线采用不同颜色而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送经装置改进的色织技术亮光晶格带,织带中的色丝线与白丝线相互交错叠加,数条色丝线与相等量的白丝线交替相间形成纬线与经线。
由色丝线与白丝线构成的经线与纬线交替相置,构成相互交替相同大小的白格与色格。
通过白丝线与色丝线分别交替使用的经线与纬线,共同织造而成的织带形成深色色格、浅色色格与白色色格分别交替排布,形成格状分布,通过调整送经装置来完成颜色的交替而织造出晶格带。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经线和纬线采用不同颜色,并经过送经机构调整而使其完美而织造出一种不同颜色可以交替出现的晶格带,这种晶格带能够给丝带的设计方案提供更广阔的设计思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织带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
1-色丝线、2-白丝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根据附图1,一种送经装置改进的色织技术亮光晶格带,织带中的色丝线1与白丝线2相互交错叠加,数条色丝线1与相等量的白丝线2交替相间形成纬线与经线。由色丝线1与白丝线2构成的经线与纬线交替相置,构成相互交替相同大小的白格与色格。
在织造过程中,采用两套经线和纬线,分别采用色丝线1和白丝线2两套织线,色丝线1和白丝线2在经线和纬线上均采用每十丝切换一次的方法进行织造,在制造过程中调整送经装置的紧度,同时减短送丝行程便可以使得色丝线1和白丝线2在相互交替过程中不会粘连在一起,而顺利织出。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鼎织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鼎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3026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捻竹纤维毛圈织物
- 下一篇:一种复合变形丝的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