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器的缓冲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0217.6 | 申请日: | 2010-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6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红;于平;贺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明星减震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F16F9/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器 缓冲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器的缓冲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减震器的运动油在缓冲套与阻尼缸之间的缝隙挤压后形成缓冲阻力,这样在缓冲套与缸体之间产生真空,从而导致缓冲套在脱离阻尼缸滑行时容易产生拽拉的感觉,影响乘骑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器的缓冲系统,它可以提高减震器的缓冲效果,消除缓冲复位时被拽拉现象,提高减震器的乘骑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器的缓冲系统,它包括缓冲塞,缓冲塞套在减震器的活塞杆上,活塞杆的一侧伸入减震器的阻尼缸内,缓冲塞和阻尼缸位于减震器的前叉管内,所述的缓冲塞与活塞杆为浮动连接,在缓冲塞上开有两对称的泄压孔,泄压孔位于缓冲塞的轴向与活塞杆平行,在缓冲塞指向阻尼缸的一侧设置为锥形,当缓冲塞随着活塞杆的移动进入阻尼缸内,阻尼缸内的运动油通过泄压孔流入前叉管内。
所述的缓冲塞为铝或PVC材料。所述的泄压孔为长条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缓冲塞上设有泄压孔,这样可以消除缓冲套与缸体之间产生真空压力,防止缓冲套出现被阻尼缸拽拉的现象,使缓冲套随着活塞杆在阻尼缸内滑行顺畅,复位时比较平滑,乘骑舒适性效果好。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塞为铝或PVC材料,铝和PVC材料为轻质材料,这样不但利于缓冲塞的浮动,而且使用时的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塞随活塞杆移动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减震器的缓冲系统,它包括缓冲塞1,缓冲塞1为铝或PVC材料,缓冲塞1套在减震器的活塞杆2上,活塞杆2的一侧伸 入减震器的阻尼缸3内,缓冲塞1和阻尼缸3位于减震器的前叉管4内,缓冲塞1与活塞杆2为浮动连接,在缓冲塞1上开有两对称的泄压孔5,泄压孔5为长条孔,泄压孔5位于缓冲塞1的轴向与活塞杆2平行,在缓冲塞1指向阻尼缸3的一侧设置为锥形,当缓冲塞1随着活塞杆2的移动进入阻尼缸3内,阻尼缸3内的运动油通过泄压孔5流入前叉管4内。当减震器复原时,泄压孔5可以快速消除缓冲塞1与阻尼缸3之间产生真空压力,使阻尼缸3内的真空空间迅速与大气相通,消除真空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明星减震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明星减震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02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