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流误差检验自动换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00772.9 | 申请日: | 201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2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葛连旭;刘振锋;王雨凡;王振升;顾延东;徐东权;何艳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第一互感器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大一互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2 | 分类号: | G01R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2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误差 检验 自动 换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流误差检验设备,特别是一种能够控制输出不同电流比的电流误差检测自动换挡装置。
背景技术
对电流互感器进行误差检验的设备包括升流器、标准互感器、调压器、互感器误差校验仪及控制回路,通过被测互感器与标准互感器的比较测出其误差。因互感器是一种多电流比的元件,每检验一种变比的电流互感器的误差时,都要调整标准互感器的变比组合,形成与被测互感器相同的电流比,通过比较法达到测试互感器误差的目的。目前,标准互感器变比的调整是靠人工操作实现的,整个检验过程,操作人员都要在标准互感器旁,每次每种变比的测试,都要进行一次端子与二次端子接线位置更换,来改变变比,使之与被测电流互感器相一致。这种操作劳动强度较大;低电压、大电流电磁场强度辐射对人体有较大危害;人工操作容易发生接线错误,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的电流误差检验自动换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电流误差检验自动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标准互感器的一次线圈回路上一一对应连接有交流接触器KML 1-n控制触点,标准互感器的二次线圈回路上一一对应连接有交流接触器KM 1-n控制触点,交流接触器KM 1-n分别与可编程控制器输出连接,可编程控制器输入与控制屏连接,交流接触器KM 1-n控制触点对应连接在交流接触器KML 1-n电路上,实现同时接通标准互感器相对应电流比的一次与二次回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换挡装置是通过在标准互感器的一次回路和二次回路上分别设置交流接触器KML 1-n、KM 1-n,利用可编程控制器将一次与二次回路组合变换,形成不同电流比,通过标准互感器二次回路上的交流接触器KM控制一次回路上的交流接触器KML,实现联动,自动输出与被测互感器标准相一致的电流比,完成产品的检验。为了保证输入的准确性,杜绝重复或错误输入,利用编程控制器内部软件完成互锁控制,即编程控制器控制一回路接通的同时,其它回路均处在断开状态,再次输入无效,电路不会动作。只有通过复位操作回复到原状态后,才能实行另一个电流变比回路的选择。这样就避免了因人工操作错误而误认为产品有问题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操作方便,能够防止操作错误的发生,节省人力,降低劳动强度,工作效率高,操作控制台与检验设备分开设置,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电磁场辐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控制回路的原理图;
图3是检验设备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对电流互感器进行变比误差检验是通过调压器1和升流器2为标准互感器3、被测互感器4提供工作电流,将标准互感器的变比调整到与被测互感器变比一致,通过误差校验仪5得出被测互感器的误差。自动换挡装置用于自动完成标准互感器的输出变比,具体结构是:在标准互感器一次线圈回路上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交流接触器KML 1-n的控制触点,在标准互感器二次线圈回路上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交流接触器KM 1-n的控制触点,交流接触器KM 1-n与可编程控制器6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控制屏即触摸屏7连接,见图2,交流接触器KM 1-n控制触点还对应连接在交流接触器KML 1-n电路上。在触摸屏上输入与被测互感器变比相一致的信号时,经可编程控制器接通相应的交流接触器KM的控制触点,如触点KM1,对应的标准互感器二次回路接通,同时交流接触器KM1还将对应的交流接触器KML 1的一次回路接通,交流互感器KM1与KML1触点同时闭合,使对应的一次和二次回路接通,此时,自动换挡装置输出与被测互感器相同的变比。控制人机界面即触摸屏设置在操作台面板8上,操作面板上还有显示器9、监控器10、变比显示表11等,见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第一互感器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大一互电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第一互感器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大一互电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07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