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能驱动变色膜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1662.4 | 申请日: | 2010-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3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潘彩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彩玲 |
主分类号: | G02F1/01 | 分类号: | G02F1/01;B32B18/00;B32B27/06;B32B27/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刘勇 |
地址: | 361004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能 驱动 变色 | ||
1.光能驱动变色膜,其特征在于为层状结构,设有红外线阻隔层、抗紫外线保护层和2层透光薄膜;红外线阻隔层涂敷于2层透光薄膜的内表面上,抗紫外线保护层涂敷于2层透光薄膜中的其中1层透光薄膜的外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能驱动变色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阻隔层为含有纳米陶瓷微粒及感光变色微粒的红外线阻隔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能驱动变色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纳米陶瓷微粒及感光变色微粒的红外线阻隔层,为含有纳米陶瓷微粒及卤化银感光变色微粒的红外线阻隔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能驱动变色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薄膜为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透光薄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能驱动变色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紫外线保护层为含有紫外线抑制剂的抗紫外线保护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能驱动变色膜,其特征在于在没有涂敷抗紫外线保护层的透光薄膜的外表面设有黏胶层,在黏胶层外表面设有可剥离保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彩玲,未经潘彩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166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语音出门提醒器
- 下一篇:串联电压源实时在线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