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口咽通气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1984.9 | 申请日: | 201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3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刚;赵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通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抢救生命时辅助通气的口咽通气管,该器械能够防止通气管脱出口腔,并能辅助吸痰。
背景技术
目前,各大医院普遍使用的口咽通气管主要用于舌后缀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由于这些患者往往神志不清,或者精神烦躁,容易导致口咽通气管脱出口腔,再次引发呼吸道梗阻而危及生命;有些患者因口咽或呼吸道分泌物较多,若不及时吸除可导致呼吸道梗阻而窒息死亡。传统口咽通气管插入深度不易把握,每位患者口咽长度不一,插入过深或过浅都难以达到最佳口咽通气效果,此时就需要反复更换合适的口咽通气管,而且插入后容易脱出口腔。另外传统口咽通气管插入口咽后因舌体肥胖易阻碍医务人员吸痰,给临床抢救造成许多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口咽通气管容易脱出口腔、不易吸痰、插入深度不能调整等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的口咽通气管,该通气管提供双重固定系统,插入口咽部后不仅固定牢固,而且有利于医务人员吸痰,大大减少了吸入性肺炎、窒息的发生率,且插入深度可以随意调整,极大的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并节约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传统口咽通气管口端安装一个可滑动的锁扣(如图1、图2所示),此锁扣可以上下滑动调整口咽通气管进入口腔的深度,口咽通气管体壁上标有刻度线可以作为深度参考,待调整好适当的深度后扣紧锁扣,该锁扣就不能滑动了。该锁扣两端有两个挡板,外挡板放在口唇外,内挡板放在牙齿内侧面,中间正好卡在上下牙齿之间,使口因通气管不易脱出,此为第一重固定系统。锁扣的外挡板两端设有两条附带(如图3、图4所示),可以环绕患者颈枕部绑固,更加强了口咽通气管的固定,使其难以滑脱,此为第二重固定系统。口咽通气管腹侧设置一个匍翼状压舌板,板上设有舌槽和小孔,利于压舌后舌头通气。口咽通气管体壁每间隔1cm标记一个刻度线,便于提示插入深度。改良口咽通气管插入口咽后,匍翼状压舌板即可将舌体压住,腾出空间便于医务人员吸痰。改良口咽通气管咽端设计成斜面,比直面不仅增加了通气面积,而且更利于吸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良口咽通气管插入口咽部后经双重固定系统固定不易滑脱出口腔;插入深度可随意调整,适用于不同口咽深度的人群;改良口咽通气管腹侧设有匍翼状压舌板,压住舌头后可利吸痰。该器械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有极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扣上面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扣侧面视图。
图中1.改良口咽通气管,2.匍翼状压舌板,3.改良口咽通气管咽端,4.刻度线,5.改良口因通气管口端挡板,6.舌槽及小孔,7.锁扣内芯,8.锁扣的外挡板,9.外挡板上的齿状接口,10.附带,11.锁扣的内挡板,12.锁扣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中,锁扣(12)套在改良口咽通气管上,因有口端挡板(5)的保护,锁扣不会滑出通气管。口咽通气管插入口咽部后根据患者口咽深度调整滑动的锁扣,使锁扣的内挡板(11)抵住牙齿内侧,外挡板(8)正好抵住口唇外侧,使劲挤压外挡板,因为锁扣侧方为楔形缺损,外挡板由上下两个齿状接口(9)组成,挤压后两个接口扣紧,内环紧贴口咽通气管壁,锁扣就不能移动了。外挡板两侧的附带(10)缠绕颈枕部后绑扎可固定口咽通气管。匍翼状压舌板压住舌体,压舌板上的舌槽可防止舌头移动,通过压舌板上面的空间可利于吸痰。改良口咽通气管口端可以连接呼吸机或简易充气球囊接口辅助通气。改良口咽通气管的材质选用硬质塑料,有一定的可塑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19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