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芯板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03214.8 | 申请日: | 201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2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高小明;龚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12 | 分类号: | C25C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芯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电解用预焙阳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预焙阳极开槽的设备。
背景技术
预焙阳极是铝电解的心脏。目前铝电解使用的阳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没有开槽的阳极,一类是开槽的阳极。用于阳极开槽的模芯板主要是长方体,如专利CN2006200166850,或者将模芯板做成顶部和侧部具有坡度的楔形模芯板,专利号为CN20061010450的专利文件的技术方案即属于此类。开槽阳极和没有开槽的阳极相比,开槽阳极在降低阳极膜电压和电解槽效应系数方面有明显的效果。但是,目前的开槽阳极的顶部均呈平直状,不利于气体的通畅排放,不能大幅度降低阳极膜电压和电解槽的效应系数,能耗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芯板,使用该模芯板开槽,降低了槽中气体的排放阻力,使气体排放通畅,从而大幅降低阳极膜电压和电解槽的效应系数,降低能耗。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模芯板上端面两端高、中间低;
优选地,所述模芯板的上端面为弧形或凹梯形或凹台阶形或凹折线形曲面。
优选地,所述模芯板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右两部分之间为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模芯板的左右两部分的分界线位于模芯板竖向最短部位。
优选地,所述模芯板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下两部分之间为活动连接。
优选地,上下两块模芯板的分界线位于经过模芯板纵截面最低点的第一直线和经过模芯板纵截面1/2高处的第二直线之间,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与模芯板纵截面底边平行。
优选地,模芯板纵截面顶边上有一段到底边距离最短的线段,上下两块模芯板的分界线位于所述线段与经过模芯板纵截面1/2高处的直线之间,所述线段和直线与模芯板纵截面的底边平行。
阳极上端面两端是指阳极上端面上两条相对的短边。
第一直线是指经过模芯板最低点的直线,并且,第一直线与模芯板纵截面底边平行。
第二直线是指经过模芯板纵截面1/2高处,并且,第二直线与模芯板纵截面底边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阳极中的气体温度较高,排放时类似蒸发状,即由下往上排放,本技术方案就是利用了这一规律,使槽的形状呈两端高中间低的弯曲状,即槽的顶部走势为高-低-高,减小了气体排放的阻力,从而大幅降低阳极膜电压和阳极碳块效应系数,减少电解能耗;将模芯板分为左右两部分或者上下两部分,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弧形模芯板的主视图
图2弧形模芯板纵向剖面图
图3凹形模芯板的主视图
图4凹形模芯板的纵向剖面图
图5U形模芯板的主视图
图6U形模芯板的纵向剖面图
图7V形模芯板的主视图
图8V形模芯板的纵向剖面图
图9 形模芯板的主视图
图10 形模芯板的纵向剖面图
图11 形模芯板的主视图
图12 形模芯板的纵向剖面图
图13上端面凸起的凹形模芯板的主视图
图14由左右两部分组成的V形模芯板的主视图
图15由上下两部分组成的V形模芯板主视图
1弧形模芯板 11弧形模芯板上端面 12弧形模芯板纵截面 13弧形模芯板纵截面顶边 14弧形模芯纵板截面顶边的最低点 15弧形模芯板纵截面1/2高处的直线
2凹形模芯板 21凹形模芯板上端面 22凹形模芯板纵截面 23凹形模芯板纵截面顶边 24凹形模芯板纵截面顶边上到底边距离最短的线段 25凹形模芯板纵截面1/2高处的直线
3U形模芯板 31U形模芯板上端面 32U形模芯板纵截面 33U形模芯 板纵截面的顶边 34U形模芯板纵截面顶边的最低点 35U形模芯板纵截面1/2高处的直线
4V形模芯板 41V形模芯板上端面 42V形模芯板纵截面 43V形模芯板纵截面的顶边 44V形模芯板纵截面顶边的最低点 45V形模芯板纵截面1/2高处的直线
5 形模芯板 51 形模芯板上端面 52 形模芯板纵截面 53 形模芯板纵截面的顶边 54 形模芯板纵截面顶边上到底边距离最短的线段55 形模芯板纵截面1/2高处的直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32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