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塞环旋转镀铬设备用阳极棒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3262.7 | 申请日: | 201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8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伦;叶德明;李垂辉;万忠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樊新立恒星活塞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7/10 | 分类号: | C25D17/10 |
代理公司: | 襄樊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何静月 |
地址: | 441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塞环 旋转 镀铬 备用 阳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镀铬设备用阳极棒,具体涉及一种活塞环旋转镀铬设备用阳极棒。
背景技术
在活塞环外圆面镀铬加工过程中,旋转镀铬加工目前一直延用电通过阳极棒与浸泡在铬酸槽液中的阴极棒上的活塞环工件汇合,通入直流电,使活塞环工件镀上硬铬层。而铬层的厚薄是通过控制电流的密度、槽液的浓度和温度、以及通电时间的长短来调整。同一槽液中的活塞环工件由于局部电流密度不均匀,造成同槽液中活塞环工件铬层厚度存在偏差。镀铬过程中由于旋转动力头下部的阴极棒上有一段没有活塞环工件,导致在镀铬过程中这些部分同样放电(见图3所示),既浪费了电能,同时也使同一阴极棒上的活塞环产品的镀铬层厚薄有偏差,造成部分活塞环产品铬层不合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将不需要释放电流的阳极棒体两端用绝缘体包裹起来防止其释放电流的活塞环旋转镀铬设备用阳极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阳极棒体两端的外表面有绝缘体。
所述绝缘体为绝缘胶带。
本实用新型将旋转镀铬阴极上没有产品部分所对应的阳极棒体上用绝缘胶带包裹起来,确保其没有电流外泄,使这部分阴、阳极不导电,保证阴极和阳极对应区域的电流密度均匀。改进后的同铬槽中活塞环工件铬层厚度误差可控制在0.02mm以内。解决了目前镀铬活塞环工件铬层厚度相差0.05mm的难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提供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现有旋转镀铬设备阳极棒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阳极棒体,2、绝缘胶带,3、镀铬槽,4、槽液,5、阴极棒,6、悬挂支架,7、现有阳极棒。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阳极棒体1两端的外表面有绝缘胶带2。
图2中,镀铬槽3内有槽液4,本实用新型固定于悬挂支架6。镀铬设备阴极棒5与本实用新型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上,确保阴、阳两极位置水平对应,将旋转镀铬设备阴极棒5上没有活塞环工件部分所对应的阳极棒体1上用绝缘胶带2封缠,确保其没有电流外泄,目的是保证阴阳两极的电流密度均匀,进而保证同一阴极棒上面的活塞环工件表面铬层沉积的均匀性,使活塞环工件铬层厚度均匀。
图3中,镀铬槽3内有槽液4,固定于悬挂支架6的现有阳极棒7两端未用绝缘胶带包裹,根据图中电流分布可知,阴极棒5两端的活塞环工件会因为电流密度大而导致铬层厚度较中间部分活塞环工件厚一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樊新立恒星活塞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襄樊新立恒星活塞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32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跳舞机
- 下一篇:采用折叠提升的无机布防火卷帘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