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杆刀式籽棉清铃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04035.6 | 申请日: | 201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6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礼华;顾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礼华 |
主分类号: | D01G9/00 | 分类号: | D01G9/00;D01G9/14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65107 | 代理人: | 白志斌;张连贵 |
地址: | 8312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杆刀式 籽棉 清铃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理手采棉、快采棉、机采棉中的棉铃、棉壳、棉秆、棉叶及僵瓣等杂质的清理机械,特别是杆刀式籽棉清铃机。
背景技术
清理去除籽棉中棉铃、棉壳、棉秆中的机械种类不多,如国内有些厂家生产的机械机箱内有锯齿辊、刷棉辊,尘棒与锯齿相配,每齿辊上只配2—3个,且圆棒不能钩拉籽棉中缠上棉秆、棉桃、铃壳。只能靠U型齿条辊上表面线速离心力摔出的作用,而又是采取单式清理方式,其除去的杂质效果不佳,从而对籽棉质量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杆刀式籽棉清铃机,分离籽棉中杂质的效果好,不仅能分离籽棉中较大的杂质,而且可以分离籽棉中较小的杂质,可以提高籽棉的质量,从而提高皮棉的质量和等级,生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杆刀式籽棉清铃机,包括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机箱,在机箱内安装有清花刺钉辊、锯齿辊、刷棉辊和排杂搅龙,在机箱内进料口处安装着下部配合设置有排杂栅筛的清花刺钉辊,排杂栅筛下部设置的导料槽与排杂搅龙的进料口相连接,清花刺钉辊的出料口连接着外侧配合设置有子母杆棒、排杂刀的一级锯齿辊,在一级锯齿辊的下部配合设置着排杂栅筛,与一级锯齿辊相配合的刷棉辊出料口连接着外侧配合设置有子母杆棒,排杂刀的二级锯齿辊,在二级锯齿辊的下方设置着与二级锯齿辊相配合的棉刷辊,刷棉辊的下方通过弧形导料板设置着排杂口和排籽棉口,在刷棉辊排渣口处配合安装着与刷棉辊相配合的三级锯齿辊,在三级锯齿辊外侧设置着相配合的子母杆棒、排杂刀,在三级锯齿辊的下方设置的排杂栅筛的下料口连接着排杂搅龙。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籽棉由籽棉进口进入机内,在刺钉辊表面刺钉运转带动下,经底部排杂栅筛后进入第一级锯齿辊离心运动,经一侧子母杆棒和排杂刀有效地使棉铃、棉壳、棉秆、僵瓣棉摔出,最能突出的该机能把原籽棉缠上的铃壳、棉秆,通过排杂栅筛清理。经另一侧刷棉辊刷到第二级锯齿辊上,由一道清理循环到二道清理,清理原理同上,然后再用回收刷棉辊,刷到籽棉出料口。另外第三级锯齿辊,它是将一道、二道清时摔出的部分小棉花和杂质,通过钢丝刷子母杆棒、排杂刀和经排杂栅筛清后,小花头一齐刷到干净的籽棉出料口。各种杂质有底部排杂搅龙排出,进行上垛或进入轧花工序。
因此,本实用新型分离籽棉中杂质的效果好,不仅能分离籽棉中较大的杂质,而且可以分离籽棉中较小的杂质,提高了籽棉的质量,从而提高了皮棉的质量和等级,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锯齿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刷棉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排杂栅筛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杆刀式籽棉清铃机,如图1所示,包括具有进料口2和出料口的机箱1,在机箱1内安装有清花刺钉辊3、锯齿辊、刷棉辊和排杂搅龙18,在机箱1内进料口2处安装着下部配合设置有排杂栅筛10的清花刺钉辊3,排杂栅筛10下部设置的导料槽11与排杂搅龙18的进料口相连接,清花刺钉辊3的出料口连接着外侧配合设置有子母杆棒6、排杂刀4的一级锯齿辊7,在一级锯齿辊7的下部配合设置着排杂栅筛10,与一级锯齿辊7相配合的刷棉辊9出料口连接着外侧配合设置有子母杆棒6,排杂刀4的二级锯齿辊13,在二级锯齿辊13的下方设置着与二级锯齿辊13相配合的棉刷辊16,刷棉辊16的下方通过弧形导料板17设置着排杂口和排籽棉口19,在刷棉辊16排渣口处配合安装着与刷棉辊16相配合的三级锯齿辊15,在三级锯齿辊15外侧设置着相配合的子母杆棒6、排杂刀4,在三级锯齿辊15的下方设置的排杂栅筛10的下料口连接着排杂搅龙18。子母杆棒6与排杂刀4均布交错排列在锯齿辊7、13、15的外侧。子母杆棒6的结构为在主挡料棒的内侧轴向平行固接着辅助挡料棒,子母杆棒6的长度与相对应的锯齿辊的长度相适应,辅助挡料棒的直径比主挡料棒的直径小。排杂刀4的结构为长方形刀片,其内侧长边设置着刀刃,排杂刀4的长度与相对应锯齿辊的长度相适应。在锯齿辊7、13、15的入料口处分别设置着钢丝刷5、12、14。锯齿辊7、13、15与子母杆棒6之间的间距为12—25mm;与排杂刀4之间的间距为15—20mm。在刷棉辊9的外侧设置着护壳8。如图5、图6所示,排杂栅筛10的结构为在均布设置的圆弧形支撑板20上,径向均布固接着直立且相互平行的扁钢21,其相邻的扁钢21之间的间距为10—12mm,相邻圆弧形支撑板20之间的间距为30—40mm。如图2所示,锯齿辊7、13、15的结构为在圆柱辊面上轴向均布着外端面具有均布锯齿的直立圆环锯齿片。如图3、图4所示,刷棉辊9、17的结构为在圆柱辊面上径向均布着沿轴线呈放射状直立的条形钢板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礼华,未经王礼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40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