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多点触控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4185.7 | 申请日: | 201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7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高吴栋;许治平;邱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毅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电容 式触控 面板 多点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触控面板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指一种在同一水平或垂直的不同触点阻抗产生梯度现象、且能防止电流互相抵消的表面电容式的触控面板,以使该触控面板具有多触点判定的功能。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发展史中,键盘、鼠标与触控板等输入界面的出现,解决了输入控制的问题。不过,这些输入界面所占空间不小,例如,笔记型电脑或手机一半体积都被键盘占据。若能省下键盘空间,自然能提升产品可携性,最可行的方式,就是直接于面板以触控方式进行操作。触控面板确实能取代大多数键盘、鼠标功能,并赋与使用者更直觉、便利的操作体验;以更大的面板替代键盘,还能设计出更轻薄、时尚造型;加上完全采用固态面板技术,不需担心键盘、滑轮等机械零件故障的问题。
从技术原理来区别触控面板,其可分为电阻技术触控面板、电容技术触控面板、红外线技术触控面板、表面声波技术触控面板、电磁技术触控面板与光学技术触控面板等。其中电阻式触控面板的定位准确,但其价格颇高,且怕刮易损。红外线技术触控面板的价格低廉,但其外框易碎,容易产生光干扰,曲面情况下失真;而表面声波触控面板解决了以往触控式萤幕的各种缺陷,清晰抗暴,适于各种场合,缺憾是面板表面的水滴、尘土会使触控面板变的迟钝,甚至不工作。因此目前触控面板开发的在考量兼具耐用性、成本、反应速度与便利性下,电阻式触控面板与电容式触控面板成为市场上的主力产品。
近年来,受到智能手机贴心的触控界面,让智能手机有机会赢得更多人的青睐。而多点触控功能的出现(如iPhone、HTC等智能手机),更造成使用界面的新革命,用户能以更直观的方式使用应用该多点触控面板的电子产品。
不过,在前述多点触控式智能手机推出已有一段时间,但仍未见到市场上接二连三的相似概念产品出现,可见得在技术的实践上确实存在着一道颇高的 门槛。目前在市场上存在多种触控技术,只有电容式技术可望实现多点触控的功能。再进一步看,电容式触控又可分为表面电容式(Surface Capacitive)和投射电容式(Projective Capacitive)两种作法;
以其中表面电容式的技术作法来看,如图1所示其为一传统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10由一透明基板11、一透明导电层12、一电极图案层13及一绝缘保护用的硬化层14所构成,其中该透明基板11可为玻璃、塑胶,该电极图案层13由形成围绕成矩形的两相对X侧电极131与两相对Y侧电极132形成于该透明导电层12的周缘部份,用以补偿该透明导电层12上的一电场的曲线分布。此外,如图2所示,该触控面板10的四角落处各与一连外的导线151、152、153、154相接,用以分别接收一交流感测信号(AC1、AC2、AC3、AC4),以供量测触控面板10上的一个触点P的位置用。在实际工作时,该等交流感测信号AC1、AC2、AC3、AC4为振幅大小相同的交流方波或弦波电压信号,此时各连外导线151、152、153、154上各有一电流I1、I2、I3及I4通过。藉由量取每一连外导线151、152、153、154的在该触点P出现前与出现时的电流变化量ΔI1、ΔI2、ΔI3及ΔI4,该触点P位置的X、Y坐标便可依下式被计算出:
X=(ΔI3+ΔI4-ΔI1-ΔI2)/(ΔI1+ΔI2+ΔI3+ΔI4)
Y=(ΔI1+ΔI4-ΔI3-ΔI2)/(ΔI1+ΔI2+ΔI3+ΔI4)
因此在运作架构上,系统会在透明导电层12产生一个均匀电场,当手指接触面板会出现电容充电效应,面板上电极图案层13的各透明X、Y侧电极131、132与手指间形成电容耦合,进而产生电容变化,控制器只要量测四个角落电流强度,就可依电流大小计算接触位置。
由于其通过手指接触触控面板造成静电场改变进行侦测,其中单点触控电容式技术,其实已相当成熟,也就是表面电容式(Surface Capacitive)。此技术架构较单纯,只需一面透明导电层12即可实现,而且此透明导电层12不需特殊感测通道设计,周边只需接4条导线151、152、153、154和接地线即可,生产难度及成本都可降低。而其最大的限制则是,它无法实现多点触控功能,主要是因为其在实际工作业时,如同时施于二个以上触点,而进行两触点间的手势动作时(如缩放、旋转或拖拉等),其可能因两指位置呈对应状而使输出的电流 相互抵消,造成其触点或动作的误判,故现有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并不是多点触控的理想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毅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毅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41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击试验机缓冲座
- 下一篇:鹅细小病毒抗体间接ELISA检测试剂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