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LED导光管技术的隔爆巷道灯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04395.6 | 申请日: | 201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7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梁福明;张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吉天利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3/00;F21V17/00;F21V19/00;F21V25/12;F21V29/00;F21V8/00;F21W131/4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骆洋 |
地址: | 045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led 导光管 技术 巷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照明应用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LED导光管技术的隔爆巷道灯。
背景技术
传统隔爆巷道灯普遍由日光灯和隔爆罩组成,但是日光灯管寿命较短,需要经常更换;而且隔爆巷道灯结构复杂,矿井下更换难度较大,使得维护成本较高。此外,因日光灯管内含有有害材料汞,生产和报废后容易形成汞污染,世界各国已开始限制日光灯的应用。
因此,随着近年来LED照明技术的发展,LED光源与日光灯相比,可节电50%以上,实际使用寿命为日光灯的5-10倍,因此基于LED具备的寿命长、节电显著、无污染等优点,隔爆巷道灯已开始采用LED灯管进行照明。但是由于井下监控系统要求的照度较高,为满足照度需要,使用者不断增加LED灯管的使用功率,尽管提高了LED灯管的照度,但也因功率提高带来了LED灯管的眩光问题,进而严重制约了LED灯管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应用LED灯管的隔爆巷道灯因LED灯管使用功率增加存在的眩光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LED导光管技术的隔爆巷道灯。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基于LED导光管技术的隔爆巷道灯,包括隔爆灯壳、置于隔爆灯壳内的灯管,隔爆灯壳包含隔爆罩、设置于隔爆罩端部的隔爆外壳;所述灯管包含透明导光管、分别通过安装座固定于透明导光管两端的LED光源,安装座内设有置于LED光源前的光学透镜,且LED光源配设有散热器;透明导光管外壁上沿透明导光管的轴向方向涂敷有反光涂料层,且反光涂料层的弧度α应满足: π/3<弧度α<2π/3;透明导光管置于隔爆罩内,端部的各部件置于隔爆外壳内,且隔爆外壳内同时设置有用于驱动透明导光管两端LED光源工作的驱动模块。
投入应用前,要求将隔爆巷道灯透明导光管涂敷有反光涂料层的一侧正对巷道内安装隔爆巷道灯处的巷壁;提供照明时,隔爆巷道灯透明导光管两端的LED光源在驱动模块控制下发光,且LED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由光学透镜折射后,倾斜入射透明导光管,在透明导光管内产生漫反射,一部分光线直接透射透明导光管,另一部分光线经透明导光管外壁涂敷的反光涂料层反射后透射透明导光管,重新分配了光线的出射光路,使得LED光源发出的光线能经由透明导光管均匀出射,使得出射光线非常柔和,因此可以有效消除眩光,避免眩光照明。即使为满足井下监控系统的照度要求,提高LED光源的使用功率,基于透明导光管及其外壁涂敷的反光涂料层对光线出射光路的重新分配作用,本实用新型所述隔爆巷道灯仍能有效克服眩光问题。
其中,散热器的主要作用是及时散掉LED光源和其驱动模块产生的热量,将LED光源的温度控制在一定数值内,有效避免因温度过高而缩短LED光源的寿命,也可确保驱动模块可靠工作;为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散热器易选用金属铝材料制成。
隔爆灯壳的主要作用是避免LED光源和其驱动模块出现电火花时引起瓦斯爆炸。其结构与普通隔爆巷道灯完全相同,皆由隔爆罩和隔爆外壳构成。
驱动模块的作用是为LED光源提供恒定电流,当输入电压在很宽范围变化时,确保LED光源的灯光强度恒定。且市面上直接有售LED光源的驱动模块,结构多样、价位不等,技术人员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选择;此外,为了不影响电网供电质量,驱动模块的功率因数必须大于0.9。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紧凑,使用效果好,能有效克服普通LED灯管使用功率增加存在的眩光问题,且同时具有寿命长、节电显著、无污染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透明导光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灯管的简易光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LED光源驱动模块的一具体电路原理图;
图中:1-隔爆罩;2-隔爆外壳;3-透明导光管;4-安装座;5-LED光源;6-光学透镜;7-散热器;8-反光涂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吉天利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吉天利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43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