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女性手部指甲油去味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4659.8 | 申请日: | 201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4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曹璐;张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D44/00 | 分类号: | A45D4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6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女性 指甲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女性手部指甲油去味装置,属于梳妆用品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指甲油又称“指甲漆”。它主要成分为70%-80%的挥发性溶剂,15%左右的硝化纤维素,少量的油性溶剂、樟脑、钛白粉以及油溶颜料等。指甲油涂于指甲后所形成的薄膜,坚牢而具有适度着色的光泽,即可保护指甲,又赋予指甲一种美感。
指甲油基本上是以硝化纤维为本料,配上丙酮、醋酸乙酯、乳酸乙酯、苯二甲酸酊类等化学溶剂制成。指甲油这种指甲油涂在指甲上,能使指甲红艳润泽,并长期不褪色,受到人们喜爱。但这些原料大都有一定的生物毒性,应避免进入人体,造成慢性中毒。涂用指甲油后,不要用手拿食品,以免把指甲油粘到食品上,杜绝“毒从口入”关。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含油多的油条、蛋糕等油指性食品更不能用手拿着吃,因为指甲油所含的化合物,属脂溶性化合物,容易溶解在油脂中,因此要格外当心。
同时,指甲油含有的一种名叫酞酸酯的物质,这种物质若长期被人体吸收,不仅对人的健康十分有害,而且最容易引起孕妇流产及生出畸形儿。所以,孕期或哺乳期的妇女都应避免使用标有“酞酸酯”字样的化妆品,防酞酸酯引起流产或婴儿畸形。我们知道,尽管酞酸酯是未来的母亲涂的,受害的却是腹中的孩子。另外,这种有害物质还会危害婴儿腰部以下的器官,引起生殖器畸形。因此,母亲哺乳期间使用含这种物质的化妆品,孩子长大后,可能患不孕症或阳痿。这就是酞酸酯这种物质阻碍雄性激素发挥作用造成的恶果。
正因为指甲油有上述危害,其去味操作显得尤其重要,尤其是刚涂上指甲油时,若能够有效去味,可大大减少指甲油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但事实上,在家用梳妆用品中,并不具有类似功能的物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指甲油对人体健康有危害,其去味操作显得尤其重要,尤其是刚涂上指甲油时,若能够有效去味,可大大减少指甲油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但事实上,在家用梳妆用品中,并不具有类似功能的物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女性手部指甲油去味装置,具体内容如下:
一种女性手部指甲油去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女性手部指甲油去味装置具有一箱式外壳,所述箱式外壳具有一供手深入的内部空间,所述内部空间内设置有暖风装置,并在所述箱式外壳上设置有供暖风排出的排气孔,从所述箱式外壳上伸出电源线和设置在电源线末端的电源插头,并在所述箱式外壳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控制开关。
优选的,所述箱式外壳由塑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控制开关为可控制暖风装置温度及风速的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手伸入到所述女性手部指甲油去味装置的内部空间中,则暖风装置会将指甲油烘干并吹走一些挥发性物质,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指甲油对身体的危害,这对于刚涂上指甲油时,尤为重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女性手部指甲油去味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女性手部指甲油去味装置在伸入手时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箱式外壳,2-内部空间,3-控制开关,4-电源线,5-电源插头,6-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将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女性手部指甲油去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女性手部指甲油去味装置具有一箱式外壳1,所述箱式外壳1具有一供手深入的内部空间2,所述内部空间2内设置有暖风装置(图中未示出),并在所述箱式外壳1上设置有供暖风排出的排气孔6,从所述箱式外壳1上伸出电源线4和设置在电源线4末端的电源插头5,并在所述箱式外壳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控制开关3。
优选的,所述箱式外壳1由塑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控制开关3为可控制暖风装置温度及风速的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手伸入到所述女性手部指甲油去味装置的内部空间2中,则暖风装置会将指甲油烘干并吹走一些挥发性物质,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指甲油对身体的危害,这对于刚涂上指甲油时,尤为重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46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