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有增强抗拉体的多楔皮带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4684.6 | 申请日: | 201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0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叶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五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G5/20 | 分类号: | F16G5/20;F16G5/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201204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增强 抗拉体 皮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皮带。
背景技术
皮带作为传动机构的一部分,在机械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皮带多由高速转动的电机带动,在随电机转轮转动而转动的过程中,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同时受到电机转轮的影响,致使各部分受力不均,抗拉性能较差的皮带容易变形老化。故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需要经常更换皮带,或锁紧皮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有增强抗拉体的多楔皮带,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内置有增强抗拉体的多楔皮带,包括多携带主体,所述多楔带主体包括一工作面,所述工作面上方设有顶面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楔带主体还包括一增强抗拉体结构,所述增强抗拉体结构包括至少两条沿多楔带主体的径向排布的增强线,所述增强线位于所述工作面和所述顶面胶之间。
为了增强所述增强抗拉体结构的抗拉性能,所述增强抗拉体结构还包括一纤维增强层,所述纤维增强层为一由短纤维交错构成的纤维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增强线位于所述多楔带主体的楔形体的上方。
所述纤维增强层包括聚酯纤维、尼龙纤维、棉纤维,所述聚酯纤维、尼龙纤维、棉纤维相互交错构成纤维层。
为了提高增强线的韧性,所述增强线包括至少两股子线,至少两股子线拧成所述增强线。
为了保证增强抗拉体结构的抗拉性能,所述增强线中至少包括一股尼龙线和一股聚酯线。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增强抗拉体结构可以增强多楔带主体的抗拉特性,延缓多楔带主体在使用过程中的老化速度。顶面胶可以对多楔带主体起到润滑保护的作用,防止工作面过早老化,避免工作面出现大裂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内置有增强抗拉体的多楔皮带,包括多携带主体。多楔带主体包括一工作面,工作面上方设有顶面胶1。顶面胶1可以对多楔带主体起到润滑保护的作用,防止工作面过早老化,避免工作面出现大裂痕。
多楔带主体还包括一增强抗拉体结构。增强抗拉体结构包括至少两条沿多楔带主体的径向排布的增强线2,增强线2位于工作面和顶面胶1之间。增强抗拉体结构还包括一纤维增强层4,纤维增强层4为一由短纤维交错构成的纤维层。增强抗拉体结构可以增强多楔带主体的抗拉特性,延缓多楔带主体在使用过程中的老化速度。
具体实施例
纤维增强层4包括聚酯纤维、尼龙纤维、棉纤维,所述聚酯纤维、尼龙纤维、棉纤维相互交错构成纤维层。
增强线2位于多楔带主体的楔形体3的上方,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增强线2沿多楔带主体的径向等间距排布。增强线2包括至少两股子线,至少两股子线拧成增强线2。增强线2的子线可以是由棉纤维制成的棉线,也可以是由聚酯纤维制成的聚酯线,还可以是由尼龙制成的尼龙线,当然可以是上述几种线的混合。但为了保证增强抗拉体结构的抗拉性能,至少包括一股尼龙线和一股聚酯线。
经实验证明,当尼龙线在增强线2中所占的比例大于12%,聚酯纤维线在增强线2中所占的比例小于6%时,增强线2的作用效果最佳,内置有增强抗拉体的多楔皮带的性能较为优越。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尼龙线在增强线2中所占的比例大于12%,聚酯纤维线在增强线2中所占的比例小于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五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五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46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阀杆和气动部件的连接装置
- 下一篇:风能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