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笔筒的转笔刀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4690.1 | 申请日: | 201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1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云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晓峰 |
主分类号: | B43L23/08 | 分类号: | B43L23/08;B43K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12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笔筒 转笔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笔刀,属于文化用品领域,尤指一种带有笔筒的转笔刀。
背景技术
削铅笔用的转笔刀是我们每个人从小就使用的工具,它使用简单操作方便,一直深受使用者的欢迎。然而普通的转笔刀和所削的铅笔都是分离开的,所以在削铅笔时经常因为找不到器械而发愁,而转笔刀又容易丢失,导致想要使用铅笔时因为没有转笔刀而无法使用。
另外,传统的转笔刀的金属刀片都裸露在塑料外壳表面,这种结构设计使得刀片很容易从塑料外壳中脱落,而且想要固定恢复回原貌却又很难。
在市场上很难找到一种带有笔筒的转笔刀,能将铅笔和转笔刀有效结合,减少使用时的不必要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笔筒的转笔刀,且此转笔刀的刀片内置于笔筒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有笔筒的转笔刀,包括笔筒、刀片、外螺旋转头、内螺旋转头、固定环、凸棱,其中笔筒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笔筒顶部有一开口,铅笔可从此口置入笔筒,下部笔筒底部也有一开口,铅笔被削好的一端可通过此口穿出。
所述的刀片内置于下部笔筒的中部位置,刀片宽度为笔筒的半径大小,一侧与笔筒内壁直接连接,另一侧处于笔筒的中心轴线位置。所述的外螺旋转头和内螺旋转头分别位于下部笔筒和上部笔筒的衔接位置,可通过螺旋扣合。
所述的固定环外置于上部笔筒的上部位置,可上下活动。
所述的固定环可活动范围的笔筒的质地为软塑料材质,在此处的笔筒壁上存在与笔筒中心轴线平行的开口,且固定环的直径略大于笔筒的直径。
所述的上部笔筒的中间位置有一凹槽。
所述的上部笔筒的顶部位置的外侧有一凸起的棱,通过此结构可以将固定环卡住,使其不至从笔筒上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将削铅笔用的刀片内置于笔筒内部,保证了刀片不至轻易脱落。
2、上部笔筒带有一可以活动的固定环,且固定环活动的位置的笔筒材质为软塑料,使得铅笔可以通过此环固定,且固定的位置可以调节。
3、上部笔筒顶部位置的凸棱,保证了固定环不至从笔筒顶部脱落,避免固定环丢失。
4、笔筒的上部和下部两个部分可以拆开,可以有效的节省铅笔。
5、有效的使转笔刀和铅笔结合在一起,避免了想削铅笔时找不到转笔刀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上部笔筒结构的示意图
图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下部笔筒结构的示意图
图3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给出本实用新型的上部笔筒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顶部开口1、凸棱2、固定环3、筒壁开口4、内螺旋转头5、凹槽6。
图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下部笔筒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外螺旋转头7、刀片8、底部开口9。
图3中,图1和图2中的内螺旋转头5和外螺旋转头7扣合组成笔筒10。
使用时,将固定环3推至笔筒上的凹槽6,再将铅笔自顶部开口1插入笔筒至刀片8开始削铅笔,直到笔芯从底部开口9露出,然后将固定环3从凹槽6推至凸棱2附近将铅笔固定。
若铅笔过短则转动内螺旋转头5和外螺旋转头7使得上下两部分笔筒分开,将铅笔从外螺旋转头7插入下部笔筒,经过刀片8将铅笔削落,见有笔芯从下部开口9露出即可停止,然后将内螺旋转头5和外螺旋转头7经转动扣合,再将固定环3从凹槽6推至凸棱2附近将铅笔固定。
以上所列的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列举,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简单修改、替换或与本领域惯用手段的结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晓峰,未经云晓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46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