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表水土流失测量仪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5100.7 | 申请日: | 201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7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袁德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德均 |
主分类号: | G01F1/74 | 分类号: | G01F1/7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292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表 水土流失 测量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仪,尤其是一种测量水土流失状况的地表水土流失测量仪。
背景技术
水土的严重流失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何有效的实行土壤侵蚀测量和控制成为了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常用的土壤侵蚀测量方法主要有传统测量法和先进仪器测量法。传统测量方法主要有侵蚀小区观测法、插钎法、填土法、量沟法等;先进仪器测量法主要有稀土元素示踪法、放射性核素示踪法、三维激光地形扫描和航空摄影技术等。
传统测量法虽然在测试过程和数据分析方面易于掌握,但由于受人为因素和其他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其分析结果往往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偏差。而先进仪器测量法不仅能较为精确地测量土壤侵蚀的空间变化,而且能根据实际需求作出侵蚀量分布图(如三维激光地形扫描技术),较为直观地反映出土壤侵蚀的变化特征,这些技术与方法的产生,对于提高人们对土壤侵蚀规律的认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技术与方法存在操作过程复杂、花费高、技术难掌握等缺陷,在我国如今的技术水平下难以普遍的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准确度高的地表水土流失测量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地表水土流失测量仪,包括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设置有若干根测量针及测量针定位组件,所述测量针径向并列布置且由测量针定位组件限制定位。
进一步,所述框架本体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支承定位的支承杆,支承杆设有第一锁紧件。
进一步,所述测量针定位组件包括有动横梁和定横梁,动横梁两端滑动穿套于支承杆上且通过第二锁紧件与支承杆锁紧配合,定横梁固定设置于框架本体下方。
进一步,所述框架本体设有刻度面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准确度高,制造和使用成本低,可有效实行对土壤侵蚀的跟踪测量,有利于大规模的推广使用。
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地表水土流失测量仪,包括一框架本体1,该框架本体1采用不锈钢方管材料制成,中部为一刻度面板11,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支承定位的支承杆12,支承杆12设有第一锁紧件13。
若干根测量针2等间距径向并列且由一测量针定位组件3活动限定于框架本体1内。所述测量针2采用强度大、质量轻的金属材料制成,为笔直细杆状,上端套有红色胶圈,下端磨平。所述测量针定位组件包括有动横梁31和定横梁32,动横梁31两端滑动穿套于支承杆12上且通过第二锁紧件33与支承杆12锁紧配合,定横梁32固定设置于框架本体1下方。
使用时,先将两支承杆12插入土壤内,调整框架本体1处于水平状态,锁固第一锁紧件13将框架本体与支承杆11固定连接;然后松开第二锁紧件33并将动横梁31下移到适当位置,再锁固第二锁紧件33;测量针2在自身重量作用下会自行垂直掉落,直至测量针2下端碰触到地表面,此时由于地表面的起伏不平,测量针2上端也随之呈现起伏不平的曲线状态,记录测量针2上端红色胶圈对应的刻度面板11的刻度;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即可测量出该地区的水土流失状况。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之内,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德均,未经袁德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51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量测量装置及其浮子
- 下一篇:一种空口服务质量QoS的控制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