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气力除尘的生产流水线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5397.7 | 申请日: | 201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0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7/04 | 分类号: | B08B7/04;B08B1/02;B08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气力 除尘 生产 流水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流水线,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气力除尘的生产流水线。
背景技术
生产流水线作为一种生产产品流水作业的生产设备,最常见的是以工装板承载产品工件的方式进行运行周转,工装板是流水线承载产品的主要部件。很多情况下,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工装板有很大的影响。工装板上时常会残留一些灰尘或废料,或由于工装板在流水线上流动摩擦产生静电吸附力,会吸附大量的尘土以及细小的颗粒,这样就污染、磨损产品,所以一般常用在工装板上放置防护用品,如防护垫等物品,来消除污染、磨损因素。
但防护垫的使用还有一些副作用,像需要人为放置、收集、周转这些防护垫,影响生产效率,防护垫如果超出工装板边缘还会钩挂线体零件、行程开关、遮挡光电开关等造成生产线软性故障,影响生产线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可靠、制作费用低廉、易于操作、功能实现性较强、自动气力除尘的生产流水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自动气力除尘的生产流水线,包括传送装置和工装板,在传送装置的前部和后部均固定有阻挡器,其结构还包括除尘机构,所述的除尘机构包括设置在传送装置上方的毛刷、气管,气管安装在固定板上并开有不少于两个的气嘴,毛刷的刷毛、气管的气嘴均朝向传送装置方向,上述的毛刷、固定板的端部均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的支撑架对应设置在传送装置的两侧。
所述气管通过控制开关连接电磁阀并通过电磁阀控制气流的通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气力除尘的生产流水线具有设计合理、构思巧妙、自动除尘等特点,本实用新型的除尘机构简单可靠,制作费用低廉,易于操作,功能实现性较强。工装板进入除尘区域后,先由毛刷清扫工装板上面的灰尘和颗粒等,然后由压缩气体吹掉毛刷处理过的颗粒及浮尘。自动清除工装板上的灰尘和颗粒等,避免对产品的磨损。清洁度较高,不需要人为干预,达到清洁清扫工装板的功能,工装板上不需要再放置防护垫来防护产品,减少劳动量,减少由防护垫引起的生产线故障,保证生产线稳定性,避免对产品的磨损,保障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气管控制电路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
1、阻挡器,2、传送装置,3、工装板,4、气管,5、气嘴,6、控制开关,7、支撑架,8、毛刷,9、除尘机构,10、固定板,11、保险丝,12、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气力除尘的生产流水线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该自动气力除尘的生产流水线,包括传送装置2和工装板3,在传送装置2的前部和后部均固定有阻挡器1,其结构还包括除尘机构9,所述的除尘机构9包括设置在传送装置2上方的毛刷8、气管4,气管4安装在固定板10上并开有不少于两个的气嘴5,毛刷8的刷毛、气管4的气嘴5均朝向传送装置2方向,上述的毛刷8、固定板10的端部均固定安装在支撑架7上,所述的支撑架7对应设置在传送装置2的两侧。
如附图2所示,气管4的使用电路上设置有控制开关6,控制开关6控制电流的接通与关闭,在其控制电路上连接有保险丝11并通过控制开关6连接控制电磁阀12,电磁阀12用于控制气流的通断。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流水线时,工装板3承载产品工件的方式进行运行周转,当工装板3随着传送装置2传送到除尘机构9下侧时,先由毛刷8清扫工装板3上面的灰尘和颗粒等,然后由通过气管4的气嘴5输出压缩气体吹掉毛刷8处理过的颗粒及浮尘,气管4的控制则通过电磁阀12来实现,只有工装板3在线运行到吹气装置的工作区域时才进行吹气工作,工装板3通过后,停止吹气,不需要人为参与,从而实现无人值守,保证生产线稳定性,避免对产品的磨损,保障了产品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53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