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色二极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5541.7 | 申请日: | 201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4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荣;雒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陟县电业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0 | 分类号: | H01L25/00;H01L25/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95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 二极管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级管,尤其是一种可以指示交变电流大小状况的变色二极管。
背景技术
在电力技术中,目前在获取电线中电流大小状况的一般方案是接入电流表,然而,电流表的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且须靠近才能读取电流,另外一些采用变色发光二极管获取电流信息的,或者涉及了较为复杂的电流控制电路,或者使二极管直接接入电路,直接承受较大幅度的电流冲击,从而寿命短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色二极管,该变色二极管不仅可以指示电线中交变电流的大小,而且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经久耐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变色二极管包括引脚,直导线,发光二极管,外壳,环形线圈,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具有多个,每发光二极管具有不同的发光电压和发光波长,所述的各个发光二极管并联后接入所述环形线圈的两端头,所述发光二极管、环形线圈、直导线均封装于所述外壳内,直导线穿过所述环形线圈中心,并与环形线圈垂直,所述直导线两端接伸出外壳外的所述引脚。
上述的变色二极管串接入电线后,电线中的交变电流将在环形线圈内部产生交变磁场,该交变磁场使环形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并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由于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电压不同,故当感应电动势强度变化时,发光二极管的管数以及发光强度将发生变化,从而使它们的混合光颜色发生变化,根据混合光的颜色,即可以判断感应电动势的强度,该电动势的强度又取决于电线中交变电流的强度,所以,从本变色二极管发出的光色,即可判断它所串接的电线中的电流大小状况。
综上可知,本变色二极管不仅可以指示电线中交变电流的大小,而且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经久耐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变色二极管的结构图。
图中:1,引脚;2,直导线;3,发光二极管;4,外壳;5,环形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附图所示实施例中,该变色二极管包括引脚1,直导线2,发光二极管3,外壳4,环形线圈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3具有多个,每发光二极管3具有不同的发光电压和发光波长,所述的各个发光二极管3并联后接入所述环形线圈5的两端头,所述发光二极管3、环形线圈5、直导线2均封装于所述外壳4内,直导线2穿过所述环形线圈5中心,并与环形线圈5垂直,所述直导线2两端接伸出外壳4外的所述引脚1。
上述的变色二极管,所述的外壳4为玻璃壳,其内表面镀有一层透明导电膜,以起到电磁屏蔽作用。
上述的变色二极管,所述的发光二极管3具有三管,分别为红色发光二极管、蓝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极管。
上述的变色二极管串接入电线后,电线中的交变电流将在环形线圈5内部产生交变磁场,该交变磁场使环形线圈5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并驱动发光二极管3发光,由于各发光二极管3的发光电压不同,故当感应电动势强度变化时,发光二极管3的管数以及发光强度将发生变化,从而使它们的混合光颜色发生变化,根据混合光的颜色,即可以判断感应电动势的强度,该电动势的强度又取决于电线中交变电流的强度,所以,从本变色二极管发出的光色,即可判断它所串接的电线中的电流大小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陟县电业总公司,未经武陟县电业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55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芋头增产肥的配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杯伞配养料的配制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