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清管作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05924.4 | 申请日: | 201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8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汪映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威特龙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27 | 分类号: | B08B9/027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熊晓果;吴彦峰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作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安全防护系统,特别是一种输气场站安全清管作业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天然气输气或配气场站清管或过滤作业的设备一般有以下几种:
1、消防车辆,用来预防清管作业时硫化亚铁产生氧化自燃发生火灾;
2、氮气储瓶,将其运到天然气输(配)气场站工艺区作业现场,对已排空天然气体的管道清管器接收装置或过滤分离器内部输送氮气进行惰化处理;
3、工艺区作业现场内的输水管道,用来对管道清管器接收装置或过滤分离器内部进行冷却并清洗处理;
4、清管器或者刮污器,用来进行人工清污处理。
以上天然气输(配)气场站清管(过滤)作业设备的不足之处是:
1、每次清管作业需将一定数量装有氮气的储瓶运到天然气输(配)气场站工艺区作业现场;
2、因工艺区作业现场内的输水管道供水压力、流量偏小,增加清管作业时间,清管作业效率低;
3、人工清污工作麻烦,且效率低,清污效果也不好;
4、清管作业时管道清管器接收装置或过滤分离器内部发生火灾需动用消防车扑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本质安全、作业高效的清管作业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安全清管作业系统,包括二氧化碳气源装置和移动式多功能清管作业车;所述二氧化碳气源装置包括顺次相连的二氧化碳储存装置、集流管和二氧化碳惰化装置,所述二氧化碳储存装置另一端还与制冷机组相连,所述二氧化碳储存装置与集流管之间设有控制阀,集流管与二氧化碳惰化装置之间设有控制阀;所述移动式多功能清管作业车包括推车架和设置在推车架上的进气口、药剂箱、清洗泵和吸污泵,所述药剂箱与清洗泵相连,所述吸污泵的进液口连接一吸污枪,所述吸污泵的出液口连接一油污收集箱,在所述清洗泵前端和吸污泵前端均设有前端气体控制阀,所述药剂箱内装有硫化亚铁专用清洗剂,所述移动式多功能清管作业车上的进气口与二氧化碳气源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惰化装置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二氧化碳储存装置与制冷机组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二氧化碳储存装置为定压式液态二氧化碳储罐。
作为优选:所述二氧化碳储存装置与集流管之间的控制阀为电动阀,集流管与二氧化碳惰化装置之间的控制阀为电动阀和电动截止阀,所述电动阀和电动截止阀同时与一防爆电控箱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二氧化碳惰化装置与进气口之间设置有减压阀。
作为优选:所述二氧化碳惰化装置还分别连接有一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防爆电控箱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式多功能清管作业车的前端气体控制阀为手动阀。
作为优选:所述清洗泵为二氧化碳惰化气动清洗泵。
作为优选:所述吸污泵为二氧化碳惰化气动吸污泵。
本实用新型的作业系统工作原理为:
1、二氧化碳储存装置内储存一定压力的液态二氧化碳,提供本质安全的储存气源;
2、二氧化碳储存装置内的二氧化碳经过电动控制阀、集流管、电动控制阀、电动截止阀后流向二氧化碳惰化装置,由二氧化碳惰化装置对进入的液态二氧化碳进行惰化处理,再经过减压阀提供给移动式多功能清管作业车进行清管作业操作;
3、在二氧化碳惰化装置上还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并结合上述的电动控制阀和电动截止阀由防爆电控箱进行协调控制,保证系统安全;
4、从二氧化碳储存装置经过集流管和电动控制阀流出的液态二氧化碳流向配电房DCS室和排污池,实现对配电房DCS室和排污池的灭火消防保护;当配电房DCS室和排污池发生火灾时,可以开启相应的阀门进行灭火操作;
5、经过二氧化碳惰化装置惰化处理后的二氧化碳经过手动阀提供给气动清洗泵,在二氧化碳的驱动下连接了药剂箱的气动清洗泵提供足够压力的FeS清洗剂给气动清洗泵一端的清洗枪,从而实现对管道的清洗功能;
6、移动式多功能清管作业车方面,经过二氧化碳惰化装置惰化后的二氧化碳经过手动阀提供给气动吸污,气动吸污泵在CO2的驱动下,从吸污枪吸附FeS残留物并将残留物排放到油污收集箱中。
7、由二氧化碳惰化装置惰化处理后的二氧化碳也可经过手动阀提供给局部CO2喷枪,实现管道清管器和过滤分离器进行惰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威特龙消防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威特龙消防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59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风力发电塔法兰运输变形用内撑
- 下一篇:汽车活性炭罐三通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