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共线通信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06253.3 | 申请日: | 201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2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邬文彪;肖继军;贺海明;熊世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联创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 | 分类号: | H04B1/38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共线 通信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控制领域,主要适用于公安、消防、矿用等野外通信指挥,特别涉及一种高速共线通信模块。
背景技术
在某些特殊应用领域,比如井下矿用、野外通信指挥、野外数据采集等环境,经常会有无线信号存在严重干扰或不可达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目前采取的技术多是有线通信,当前市面上远距离有线通信多采用点对点通信的方式,两点之间通过普通调制解调器连接。如果要完成多点之间通信,则必须通过中心数据交换设备完成数据的交换,带来的负面效果是节点设备间拉大量的有线,缺点是成本高、效率低,同时也增大了布线和维护管理的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一对普通被复线上实现多路节点设备间相互通话和传数的通信模块,简化通信组网方式,从而减少布线的数量,提高通信效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共线通信模块,由串口、DSP处理器、话音编解码器、线路调制解调器、电话接口组成,DSP处理器一端连接串口电路,另一端与与线路调制解调器连接,话音编解码器连接DSP处理器和电话接口,线路调制解调器输出端连接被复线。
其中:1)DSP处理器完成整个系统的初始化,完成64K语音信号压缩为8K语音信号,完成串口数据和话音数据的复分接功能;
2)线路调制解调器完成数据信号的调制解调,完成信号远距离的传输,完成多节点的通信组网功能;
3)话音编解码器完成模拟话音信号转换为PCM数字话音信号;
4)电话接口电路完成模拟话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5)串口电路完成异步串行数据的收发处理。
高速共线通信模块的工作流程,共线系统由二至九个高速共线通信模块节点组成,并设有一个主节点。
模块数据发送工作流程如下:DSP处理器将64K话音信号压缩成8K话音信号,与串口数据一起打包给TTL串口发送至线路调制解调器,线路调制解调器再将数据做调制,发送给其它共线通信模块节点。模块数据接收工作流程如下:线路调制解调器收到数据后将数据做解调,如是识别的目的地址是本节点设备,将数据通过TTL串口转发给DSP处理器完成数据分接,DSP处理器将8K话音信号还原为64K信号通过话音编解码器转换为模拟话音,将数据信号通过串口转发出去。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高速共线通信模块具有布线简单、多节点设备共享一对被复线、带宽共享、数话同传,可大大简化设备通信组网方式,节约了线缆;方便了指挥控制和数据传输功能的同时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速共线通信模块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速共线通信模块的系统组成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高速共线通信模块中主节点处理流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高速共线通信模块中从节点处理流程图
图中:1-串口、2-DSP处理器、3-话音编解码器、4-线路调制解调器、5-电话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和图2,一种高速共线通信模块,由串口1、DSP处理器2、话音编解码器3、线路调制解调器4、电话接口5组成,DSP处理器2一端连接串口1电路,另一端与与线路调制解调器4连接,话音编解码器3连接DSP处理器2和电话接口5,线路调制解调器4输出端连接被复线,通过被复线接出与其它高速共线通信模块相连接。
其中:1)DSP处理器2完成整个系统的初始化,完成64K语音信号压缩为8K语音信号,完成串口数据和话音数据的复分接功能;
2)线路调制解调器4完成数据信号的调制解调,完成信号远距离的传输,完成多节点的通信组网功能;
3)话音编解码器3完成模拟话音信号转换为PCM数字话音信号;
4)电话接口5电路完成模拟话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5)串口1电路完成异步串行数据的收发处理。
由二至九个高速共线通信模块节点组成共线系统,并设有一个主节点,其它为从节点,使多路节点设备间共享一对被复线完成通信组网功能。
模块数据发送工作流程如下:DSP处理器2将64K话音信号压缩成8K话音信号,与串口1数据一起打包给TTL串口1发送至线路调制解调器4,线路调制解调器1再将数据做调制,发送给其它共线通信模块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联创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联创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62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激光窃听干扰器
- 下一篇:一种保温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