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热轧压下回松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6438.4 | 申请日: | 201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6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田孜强;高成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3/00 | 分类号: | B21B3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安宝贵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热轧 压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热轧压下回松装置,用于快速地解决轧制过程中出现的卡钢现象。
背景技术
以往的热轧压下装置,在轧制过程中出现卡钢现象时,只能现场制作盘车,用工具或利用手动盘车的装置来解决卡钢问题。需要耗用大量人力、物力,车间内天车也往往被占用很长时间,影响车间的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提出,旨在通过在压下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入轴上设置回松装置,借助回松装置与压下电机共同进行工作所产生的巨大扭矩,来驱动压下螺丝上升,来快速解决卡钢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热轧压下回松装置,包括左压下减速机、左压下螺丝、压下电机、电磁离合器、右压下减速机和右压下螺丝,其中压下电机的左出轴通过左压下减速机和左压下螺丝连接,而其右出轴则通过电磁离合器及右压下减速机与右压下螺丝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松减速机和回松电机,在所述回松减速机的低速端上装有左断面齿轴头,其上带有周向沟槽,槽中有摆杆与其自由连接,所述摆杆与液压缸的缸杆连接,摆杆由所述缸杆带动能作轴向移动,并与相应的位于左压下减速机高速端上的右断面齿轴头咬合或脱开;若将所述电磁离合器断开,通过回松电机与压下电机的协同动作,可快速提升左压下螺丝,从而快速排除卡钢故障。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能节省人力和物力,在又好又快的情况下解决卡钢故障。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附图3幅,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向局部视图。
图中:1.液压缸2.摆杆3.左断面齿轴头4.右断面齿轴头5.底座6.回松减速机7.回松电机8.左压下减速机9.左压下螺丝10.压下电机11.电磁离合器12.右压下减速机13.右压下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新型热轧回松装置,主要由液压缸1、摆杆2、左断面齿轴头3、右断面齿轴头4、底座5、回松减速机6、回松电机7所组成。由于压下电机10的功率一般均按空载压下设计,当发生卡钢现象时,左压下螺丝9和右压下螺丝13与压下螺母间的摩擦力相当大,此时压下电机13已无法转动,也就无法将左压下螺丝9和右压下螺丝13提升。这时若将电磁离合器11断开,回松液压缸1(液压缸转轴固定在底座5上)伸出带动摆杆2摆动(摆杆转轴固定在底座5上),摆杆带动左断面齿轴头3沿回松减速机6轴头向右移动,左断面齿轴头3与右断面齿轴头4端面闭合,这时驱动回松电机7带动大速比蜗轮蜗杆减速机6,通过左断面齿轴头3与右断面齿轴头4带动左压下减速机(这时压下电机10与回松电机7一起工作)产生很大的扭矩,这样就能使左压下螺丝9上升,由于电磁离合器11断开,右压下减速机12、右压下螺丝13在原位置不动,从而快速解决卡钢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未经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64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镁合金棒材自加热挤压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去除容器表面附着物的柔性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