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铃与变速器的组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7291.0 | 申请日: | 201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4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许永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癸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3/00 | 分类号: | B62J3/00;B62K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张硕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铃 变速器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铃与变速器的组合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车铃与变速器的组合结构,其使车铃、变速器呈上下组合一体,而得车铃不占用把手杆空间的功效。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行车车铃、变速器组合结构,皆呈图1、图2所示,为一变速器4锁合于把手杆1,车铃2则设成具有束环3而束合于把手杆1,形成车铃2、变速器4并排组合于把手杆1。上述的结构,存在有下列缺点:
(1)车铃2、变速器4在把手杆1各占用一位置空间,而把手杆1的长度并不长,常需再组装“饮水瓶架”、“照明灯”、“行动电话架”,故会有把手杆空间不够用的问题。
(2)车铃2底部必需设有“束环3”,构造较复杂,因而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铃与变速器的组合结构,其使车铃组合于把手杆时,不占用把手杆的空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铃与变速器的组合结构,其设成变速器锁合于把手杆,车铃设成组合于变速器上,形成车铃与变速器上下组合一体的结构。
上述的车铃与变速器的组合结构中,该变速器上面具有螺孔,车铃设成具有贯穿底部的通孔,并设一螺栓穿组车铃的通孔、及锁合于变速器的螺孔,形成车铃组合于变速器之上,而得车铃不占用把手杆空间的功效。
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主要为:变速器设有螺孔,车铃设有螺栓而可锁合于变速器的螺孔,形成车铃组合于变速器上,因此可得车铃结构简化降低成本、车铃不占用把手杆空间的功效。
通过上述的结构,可得下列功效、优点:
(1)车铃不占用把手杆的位置空间,让把手杆有更多空间供组装其它配件。
(2)车铃底部不需像现有车铃需有束环,因此可使得构造简化而降低成本。
(3)车铃组合于变速器上面,离握把近,可使得方便手指拨动发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立体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车铃构造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把手杆 5螺孔
2、10车铃 11通孔
3束环 12螺栓
4变速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图4、设成变速器4锁合于把手杆1,变速器上面具有螺孔5,车铃10设成具有贯穿底部的通孔11,并设一螺栓12穿组车铃10的通孔11、及锁合于变速器4的螺孔5,形成车铃10组合于变速器4的上面。
另,本实用新型也可采用粘胶辅助将车铃粘固于变速器上呈上下组合一体,这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之内。
通过上述的结构,可得下列功效、优点:
(1)如图4所示,车铃10不占用把手杆1的位置空间,让把手杆1有更多空间供组装其它配件。
(2)如图3所示,车铃10底部不需像现有车铃2需有束环3,因此可使得构造简化而降低成本。
(3)车铃10组合于变速器4上面,离握把近,可使得方便手指拨动发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确实具有极佳实用性与增进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癸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泰癸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72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