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对轧辊进行喷水冷却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07706.4 | 申请日: | 201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7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谭启明;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威远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7/10 | 分类号: | B21B27/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42469 四川省内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轧辊 进行 喷水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对轧辊进行喷水冷却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对棒线材厂精轧机轧辊进行喷水冷却的装置均采用由人工焊接在轧机导卫底座上的下水管。由于该装置与轧机固定,会带来操作和更换不便、焊接时难以正对轧辊孔型以及冷却效果不佳等诸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却效果较好的对轧辊进行喷水冷却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对轧辊进行喷水冷却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冷却水喷出部分,所述冷却水喷出部分由一运动机构带动沿轧辊的轴向往复运动。
具体的,所述运动机构包括一箱体、旋转支撑在该箱体内并被轴向限制的螺杆、与螺杆螺纹适配连接并被止转的螺母、安装在箱体外部并与所述螺母联动的移动部件,以及与螺杆伸出箱体的一端连接的手柄;所述冷却水喷出部分安装在该移动部件上。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摇动手柄来带动螺杆旋转,所述螺母随即在螺杆上轴向移动并带动移动部件,最终使冷却水喷出部分沿轧辊的轴向运动。当反向旋转手柄时,冷却水喷出部分将向相反的方向轴向运动。该运动机构操作简单,只需一位操作工即可准确快捷的完成,并且稳定性高,不易损坏。
具体的,所述冷却水喷出部分包括至少两个轴向间隔且横向延伸的冷却水管,所述各冷却水管上沿轧辊的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均指向轧辊中心的喷口。这种结构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轧辊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的是,当所述轧辊的表面具有多个轴向均匀间隔的轧槽时,另相邻两个冷却水管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相邻两个轧槽之间间隔距离的整数倍。这样可对至少两个轧槽同时进行冷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带动冷却水喷出部分沿轧辊的轴向往复运动可对轧辊表面进行均匀、有效的喷水冷却,故能提高对轧辊进行冷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标记为:轧辊1、轧槽101、冷却水喷出部分2、冷却水管201、喷口202、运动机构3、箱体301、移动部件302、螺母303、螺杆304、手柄30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轧辊1的表面具有多个轴向均匀间隔的轧槽101,分别用于棒材的轧制成型。在该轧辊1的下方设置有本申请的喷水冷却的装置。该装置的冷却水喷出部分2包括两个轴向间隔且横向延伸的冷却水管201,各冷却水管201上沿轧辊1的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均指向轧辊1中心的喷口202,并且这两个冷却水管201之间的间隔距离刚好等于相邻两个轧槽101之间间隔距离的整数倍。这两个冷却水管201之间可以串连,也可以分别独立;冷却水管201连接有进水软管。上述的冷却水喷出部分2由一运动机构3带动沿轧辊1的轴向往复运动;该运动机构3包括一箱体301、旋转支撑在该箱体301内并被轴向限制的螺杆304、与螺杆304螺纹适配连接并被止转的螺母303、安装在箱体301外部并与所述螺母303联动的移动部件302,以及与螺杆304伸出箱体301的一端连接的手柄305;所述冷却水喷出部分2安装在该移动部件302上。
上述喷水冷却的装置的工作过程为:通过进水软管向两个冷却水管201通入冷却水,冷却水从各冷却水管201上的喷口202喷出后对轧辊1的表面进行冷却降温。通过摇动手柄305来带动螺杆304旋转,所述螺母303随即在螺杆304上轴向移动并带动移动部件302,最终使冷却水喷出部分2沿轧辊1的轴向运动。当反向旋转手柄305时,冷却水喷出部分2将向相反的方向轴向运动。该装置操作简便,节约人力,可大大减少换辊换槽时间;并且容易使冷却水管对正孔型,提高操作精度,确保对轧辊的水冷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威远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威远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77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