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试结合面动态特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7710.0 | 申请日: | 201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3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郭铁能;蔡力钢;刘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吴荫芳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结合 动态 特性 装置 | ||
1.一种测试结合面动态特性装置,包括实验平台(1)、激振器(8)、上试件(12)、下试件(14)、力传感器(10)、加速度传感器(3)、位移传感器(11)、LMS模态测试系统和PC机;其特征在于:实验平台(1)上固定一个倒U型支架(2),激振器(8)放置在支架(2)上面,上试件(12)和下试件(14)放置在支架(2)下面,激振器(8)的输出向下通过顶杆(4)顶在上试件(12)上面,在顶杆(4)和上试件(12)之间放置力传感器(10);上试件(12)下面放置下试件(14),上试件(12)与下试件(14)以平面接触,其接触面的大小以不发生边缘效应为准;激振器(8)通过其外壳固定在支架(2)上面,将一水平刚性平板(5)置于激振器(8)上面,刚性平板通过支杆(6)固定在激振器(8)的外壳或支架(2)上,将一螺杆(7)顶于激振器(8)上面并穿过刚性平板(5),螺杆(7)通过调节螺母固定于刚性平板(5);螺杆(7)、激振器(8)、顶杆(4)、测力传感器(10)、上试件(12)、下试件(14)成直线配置;上试件(12)设有测试平台,测试平台上安装加速度传感器(3)和位移传感器(11);力传感器(10)、加速度传感器(3)、位移传感器(11)的输出接至LMS模态测试系统,LMS模态测试系统的数据输出送至PC机,LMS模态测试系统的测试信号输出经功率放大器接到激振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试结合面动态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试件(12)为圆柱体,圆柱体顶面与力传感器(10)接触,圆柱体底面与下试件(14)接触,圆柱体中部设有以圆柱体为中心轴的圆形测试平台;所述下试件(14)为圆形平台,圆形平台中心设有与上试件(12)圆柱体底面对应的圆柱形突起,圆形平台中设有螺栓孔,下试件(14)通过螺栓固定于实验平台(1);上试件(12)的圆柱体和下试件(14)的圆柱形突起外面套有套筒(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测试结合面动态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加速度传感器(3)和位移传感器(11)通过胶或磁片固定在测试平台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测试结合面动态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加速度传感器(3)和位移传感器(11)相对力传感器(10)对称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测试结合面动态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6)安装在磁性表座(9)上,磁性表座(9)吸附在激振器(8)外壳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测试结合面动态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试件(12)和下试件(14)的材料采用Q235-Q235或HT250-HT250或QT600-QT60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测试结合面动态特性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试件(12)和下试件(14)的表面粗糙度为精铣-精铣或磨-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测试结合面动态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试件(12)和下试件(14)间加20号机械油。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测试结合面动态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振器采用型号为HEV-2的激振器;所述位移传感器采用型号为DT3010+U05的位移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采用型号为BK57084的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采用型号为BK55687的力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77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发电机用整流二极管接触拉力测试台
- 下一篇:一种手机主板滚筒跌落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