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元密封截止阀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08025.X | 申请日: | 201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7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卫军 |
主分类号: | F16K1/44 | 分类号: | F16K1/44;F16K27/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郭立中 |
地址: | 412002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元 密封 截止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阀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力,石油,石化等行业的高温、高压系统中使用的防内漏阀门。
技术背景
通过对电力,石油,石化等行业大量使用的阀门现状分析,其使用的截止阀数量较大,但实际使用状况并不理想。经常出现内漏,且检修维护不便。经分析,其使用的截止阀均为单阀座、单阀芯的单密封结构。在阀门的使用过程中,一旦该密封面遭到哪怕是轻微的损伤,则该阀门将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内漏。经高温高压介质的不断冲刷,很快失效。
而我们通常将一个阀门的流道结构分为若干个单元。其中介质的流入流道为一个单元,介质的流出流道为一个单元。有几个流道就有几个单元,例如三通阀、四通阀等。传统的截止阀基本都是对一个单元进行密封,有的将密封面设置在入口单元,有的将密封面设置在出口单元。而这样的单密封结构的阀门一旦密封面受损,则该阀门将很快失效。密封面处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任凭介质的冲刷、磨损、汽蚀。
综上所述,若能开发一种全新的,实现多元流道密封结构的耐冲刷,耐磨损,耐汽蚀长寿命的高性能截止阀,对于广大的用户来说应该是一个为他们排忧解难的喜事,也是阀门生产研发企业的义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阀门耐冲刷,耐磨损,耐汽蚀性能不高,密封性能不佳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多元密封截止阀,它可适用于电力、石油、石化等工业行业高温高压介质输送环境,可靠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多元密封截止阀包括阀体,装在阀体上与阀体形成阀腔的阀盖,其特点是,所述阀体左部和阀体右部均设有与该阀腔连通的通道,所述阀腔内并列设有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该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由阀盖通过压套压装在阀体上,所述阀盖与第一阀座之间设有第一阀芯,阀盖与第二阀座之间设有第二阀芯,所述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装在与穿过阀盖装在支架上的阀杆相连的挂架上;所述第一阀芯与第一阀座组成进口单元的独立密封面;第二阀芯与第二阀座组成出口单元的独立密封面;在第一阀座、第二阀座及阀体的过流通道组成多元流道密封结构。
上述多元流道密封结构位于同一个阀腔内,阀门全开时,介质从左侧流入,从右侧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芯与第一阀座,第二阀芯与第二阀座的密封面为平面、球面、锥面和弧面中的至少一种。
当然,为了更好地进行密封,所述阀体与第一阀座之间,阀体与第二阀座之间均设有密封垫;所述阀体与阀盖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阀盖上装有填料压盖,该填料压盖通过填料压套将填料密封在阀盖与阀杆之间的空隙内。
所述挂架下侧开有孔,所述第二阀芯一端置于该孔内,该第二阀芯与孔底之间设有弹簧,藉由弹簧的作用,当阀杆运行到下止点时,弹簧可以将第二阀芯紧紧地压在第二阀座上,保证阀门关闭时的可靠性。
更进一步地,所述多元流道密封结构优选为,所述第一阀座的过流通道为圆形,第一阀芯为柱形,且该第一阀座的圆形过流流道的轴心线与第一阀芯的轴心线共线;第二阀座的过流通道为圆形,第二阀芯为柱形,且该第二阀座的圆形过流流道的轴心线与第二阀芯的轴心线共线。当阀杆运行到下止点时,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分别紧紧地压在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上,保证阀门关闭时的可靠性。当阀杆上行时,介质通过阀体左部的过流通道孔,进入第一阀座的流道内,然后经第二阀座流道,从阀体左部的过流通道孔流出。
所述的第一阀芯、第二阀芯、第一阀座、第二阀座均位于同一个阀腔内。
与现有各类用于同类工作环境中的单元密封阀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两道以上的多元流道密封结构,使流出端密封结构在关闭过程中起减压、节流、密封作用;对流入端密封结构起到了极大的保护作用;使流入端密封在流入端密封泄漏后仍能有效保证严密密封。2、流入端密封结构受到流出端密封的保护能始终保持严密密封,即使流出端密封出现损伤泄漏时,流入端密封则反过来对流出端密封起到保护作用。3、两道密封多重相互保护,使得阀门整体使用寿命得到极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关闭时的状态示意图。
在图中:
1阀体; 2密封垫; 3第一阀座;
4第二阀座; 5压套; 6第一阀芯;
7第二阀芯; 8挂架; 9弹簧;
10密封垫; 11阀盖; 12螺栓螺母;
13填料; 14支架; 15填料压套;
16填料压盖; 17阀杆; 18螺栓螺母;
19传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卫军,未经李卫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80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