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削钻铤内孔跟踪测壁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8487.1 | 申请日: | 201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2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蒋家华;钱善龙;黄海春;姜永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曙光华阳钻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02 | 分类号: | B23B41/02;B23Q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削钻铤内孔 跟踪 测壁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度测量装置,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削钻铤内孔跟踪测壁厚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深井石油钻采的钻铤是一种长管构件,其长8m~10m,外径Ф160mm~220mm,内孔直径在40mm~90mm。制造钻铤的关键技术是钻削内孔,因为深孔卧姿钻削时钻头呈悬臂状,加工难度大,易发生偏斜而产生废品或不合格品。现有技术在钻削过程中采取断续停车检测壁厚的办法,以便针对钻孔偏差及时采取措施纠偏,从而避免产生废品。此种被动式检测方法尽管能有效发现问题,但及时性较差,一旦偏差值大便加大后纠偏难度。另外,频繁停车检测必然降低生产效率。总的来说,现有技术不适合大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动态、实时检测的钻削钻铤内孔跟踪测壁厚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测量可靠,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钻孔偏差,因发生的偏差量少,故纠偏容易,避免产生废品。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钻削钻铤内孔跟踪测壁厚装置,它是深钻孔镗床的配套装置,该装置包括导轨、测厚仪、小车和杆。所述导轨纵向安装在深钻孔镗床一侧,深钻孔镗床夹持的工件与导轨平行。所述测厚仪由杆垂直支撑在小车顶面,小车与钻头保持同步速度沿轨道移动。其改进之处在于:测厚仪的探头安装在外伸臂的爪部,外伸臂为悬臂构件,其端部的爪形为对称开口叉,两只叉边分别垂直安装探头,两只探头的中心连线与工件径向线重合,探头轴向安装位置设在钻头前端切削刃后15mm~30mm。
上述结构中,测厚仪的外伸臂爪部为可拆卸结构,位于上部的爪是活动件,该爪用螺栓与外伸臂连接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装置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
2、钻孔时动态跟踪测量壁厚,一旦发现偏差,及时纠偏容易,既减少纠偏工时,也避免发生报废;
3、跟踪测量,不需作停车检查,大大压缩辅助工时,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深钻孔镗床上测量工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所示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在深钻孔镗床上测量工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深钻孔镗床1夹持工件7,钻头3从工件7前端钻入,本实用新型位于深钻孔镗床1左侧,它包括导轨2、测厚仪4、小车5和杆6,导轨2与深钻孔镗床1的主轴线平行。所述测厚仪4由杆6垂直支撑在小车5顶面,小车5与钻头3保持同步速度沿轨道2移动。本实用新型中测厚仪4的探头4.4安装在外伸臂4.1的爪部,外伸臂4.1为悬臂构件,其端部的爪形为对称开口叉,两只叉边分别垂直安装探头4.4,两只探头4.4的中心连线与工件7径向线重合,本实施例工件7钻铤长9.6m,直径为200mm,内孔为76.2mm,外伸臂4.1端部的开口叉开口与工件7留有单边间隙2.5mm。为了确保探头测量精度,将探头4.4轴向安装位置设在钻头3前端切削刃后20mm。本实用新型为便于工件7安装,以及外伸臂4.1端部的开口叉与工件7的外壁配合精度,将外伸臂4.1端部的开口叉设计成可拆卸结构,位于上部的爪4.3是活动件,爪4.3用螺栓4.2与外伸臂4.1连接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在钻孔时通过跟踪主动测量壁厚,一旦发现偏差便及时发出警告,因偏差量少便于后纠偏,既减少纠偏工时,也避免发生报废。另外,在钻孔时不需作停车检查,大大减少辅助工时,提高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曙光华阳钻具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曙光华阳钻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84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