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灌注固定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9019.6 | 申请日: | 201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3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雷伟;崔轶;刘达;吴子祥;张扬;石磊;严亚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注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脊柱外科的基础研究及配套器械,涉及一种可经椎弓根拧入椎体标本内的灌注固定器,该灌注固定器能够作为脱钙液向椎体内部灌注的桥接装置,使得椎体标本内外同步脱钙,通过调整脱钙时间,从而建立不同骨密度的骨质疏松模型,为脊柱外科新器械、新技术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平台。
背景技术
自1959年Boucher首次采用长螺钉经椎板、椎弓根达椎体固定腰骶关节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以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并被广泛的应用于脊柱外科的常见临床疾病。目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已经成为脊柱外科领域最常用的脊柱后路内固定方法。研究发现: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取决于骨质螺钉界面的把持力。然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发现,随着患者骨质疏松程度的加重,椎弓根螺钉松动率显著增高。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包括:改进椎弓根螺钉设计;应用的钉道固化技术。然而,针对各种新型螺钉以及钉道固化技术的临床前实验研究,由于获取骨质疏松标本比较困难,大多限于在正常骨质的动物或健康的成人椎体上进行研究,较少应用骨质疏松或严重骨质疏松的动物或人椎体。
因此,建立用于生物力学研究的骨质疏松模型是进行各种新型螺钉以及钉道固化技术的临床前实验研究的基础。研究发现:骨质的骨密度、骨强度以及骨生物力学性能降低均与骨矿质、骨基质有很大的关系。而目前关于建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研究方法,均是通过干扰体内的骨质代谢,最终导致骨质流失,引起骨质疏松。然而,体内建模的方法都需要至少6个月以上才能够形成可操作性的骨质疏松动物模型,限制了进行动物实验的次数,延长了研究时间。因此,寻找一种快速、有效的骨质疏松椎体体外模型的建模方法成为广大研究工作者所努力的方向。目前,研究发现通过对骨质脱钙的方法亦能导致其骨密度、骨强度及骨生物力学性能下降。然而,该方法存在着以下缺点:
①骨质疏松程度可控性差;
②整个脱钙过程完全手工操作,误差较大,无法建立骨质疏松程度可控、精确的力学模型。
所以,如何能够建立骨质疏松程度可控且能有效的模拟体内骨质疏松状态的骨质疏松体外模型成为骨质疏松生物力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灌注固定器,该灌注固定器可用于构建骨质疏松椎体体外模型,结合微量注射泵向椎体标本内部灌注盐酸,同时辅助将椎体标本前壁浸泡于盐酸溶液内,以达到椎体标本内外同步脱钙。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提出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灌注固定器,由套筒和内芯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套筒由带侧孔的中空圆柱体、无侧孔的中空圆柱体、中空连接部、中空六方体和外螺纹段连接成一体,其中,带侧孔中空圆柱体、无侧孔的中空圆柱体、中空连接部与中空六方体之间光滑过渡连接,带侧孔中空圆柱体、无侧孔的中空圆柱体、中空连接部与中空六方体内部的中空部形成等直径的第一空腔,外螺纹段的中空结构构成第二空腔,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相连通;在带侧孔中空圆柱体的径向,每隔一段距离,依次平行打有与第一空腔相通的侧孔;
所述的内芯由前端的锥形头、中间圆柱体和尾端相互连接组成;其中,所述中间圆柱体的直径及长度均与套筒的第二空腔相同;尾端是带有内螺纹的圆柱体结构,内螺纹与套筒上外螺纹段的外螺纹吻合;当内芯完全拧入套筒时,其锥形头露出套筒外。
由于骨质疏松常常发生于松质骨比较集中的部分,如:脊椎。椎体大部分由松质骨所组成,当椎体发生骨质疏松后,脊椎的松质骨及皮质骨均出现骨量流失现象。因此,本实用新型利用灌注固定器固定于椎弓根及椎体内,可将脱钙液定向、定量注入椎弓根及椎体标本内部,导致椎体标本内部骨量丢失。同时将椎体标本前壁浸泡于脱钙液当中,脱钙液与椎体标本表面的骨质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椎体标本表面的皮质骨亦出现骨量减少。所以,采用本实用新型结合脱钙液对椎体进行处理后,椎体标本的皮质骨及松质骨均出现骨质疏松样的结构变化,以达到椎体标本内外骨质同步脱钙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灌注固定器具有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微量注射泵具有精确、定时、定量的优点,通过微量注射泵与灌注固定器的连接,确保脱钙液以恒定的速度及量经灌注固定器泵入椎体内部。同时,通过调整脱钙时间,可快速、可控的建立不同骨密度水平的骨质疏松模型。
二是脱钙液可匀速经灌注固定器的侧孔及远端缓慢流至椎弓根及椎体内,并逐步的蔓延至椎体深处,从而使得整个椎体出现同步均匀脱钙,建立起来的模型更类似于生理状态下的骨质疏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90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不锈钢发热片制成的电暖袋
- 下一篇:一种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伺服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