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导风装置的双扇叶电风扇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9497.7 | 申请日: | 201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3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郑宗殷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宗殷 |
主分类号: | F04D25/16 | 分类号: | F04D25/16;F04D2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导风 装置 双扇叶 电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导风装置的双扇叶电风扇。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一般吊扇100的设计有两项缺点,第一项缺点是送风范围有限,主要的送风范围是对应在该吊扇100的多个扇叶11下方,当使用者稍微远离所述扇叶11下方的送风范围时,风力就会明显减弱,于是无法满足凉爽的需求,第二项缺点则是当该吊扇100安装完成后,风向就被固定无法再做调整,以致于当使用者的家具、陈设改变位置时,例如沙发位置的改变,该吊扇100的风向也就无法配合,造成需要大费周章地拆卸、重新移动、安装该吊扇100的缺点,所以有改善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能够扩大送风范围及能够调整送风方向的具导风装置的双扇叶电风扇。
本实用新型具导风装置的双扇叶电风扇包含一个本体、两个叶轮,及至少一个导风装置;所述叶轮分别设置于该本体;该导风装置配合其中一个叶轮,并包括一个围绕该叶轮且形成一个出风口的主框、一个对应该出风口且相对该主框转动的副框,及多个对应于该出风口的导风叶片,所述导风叶片沿一第一方向相间隔地枢接于该副框上。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具导风装置的双扇叶电风扇中,所述导风叶片相互连动。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具导风装置的双扇叶电风扇中,所述导风装置为两个,分别配合所述两个叶轮。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具导风装置的双扇叶电风扇中,该主框的出风口为圆形,该副框为一个设置于该主框内转动的圆形框。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具导风装置的双扇叶电风扇中,该导风装置还包括两个相间隔地连接所述导风叶片的连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导风叶片相对于该出风口的摆动,该叶轮的送风就可以均匀地获得引导,让强风区的风向经由所述导风叶片的调整产生改变,进而就能配合使用者与实际使用的空间变化,达到送风范围扩大以及产生最舒适的空气流动空间的使用功效,此外,由于强风区的风向可以配合使用者需求调整,因此当该双扇叶电风扇设置完成后,即使日后送风的目的位置需要改变,也能够直接调整送风方向,不需要重新移位,所以能够充分达到增加使用便利性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示意图,说明一般吊扇的结构与使用情形;
图2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具导风装置的双扇叶电风扇的较佳实施例;
图3是一侧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一导风装置的一主框、一副框、多个导风叶片,及多个连杆的组合结构;
图4是一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该导风装置经调整后能改变风场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具导风装置的双扇叶电风扇包含一个本体20、两个叶轮30,及至少一个导风装置4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具导风装置的双扇叶电风扇200的较佳实施例包含一个本体20、两个叶轮30,及两个导风装置40。
该本体20的内部设置有一马达(图未示),是用于驱动所述叶轮30转动,该本体20包括一个吊挂杆21及一个连接于该吊挂杆21末端的吊挂座22。
所述叶轮30分别设置于该本体20的左右两侧。
所述导风装置40分别配合所述叶轮30,每一导风装置40包括一个围绕该叶轮30且形成一个出风口411的主框41、一个对应该出风口411且可相对该主框41转动的副框42、多个对应于该出风口411且相互连动的导风叶片43,及两个相间隔地连接所述导风叶片43的连杆44。
该出风口411在本实施例中为圆形。
该副框42为一个设置于该主框41内转动的圆形框。
所述导风叶片43沿一第一方向Z相间隔地枢接于该副框42上。
如图2、3、4所示,借此,通过所述导风叶片43相对于该出风口411的摆动,所述叶轮30的送风就可以均匀地获得引导,让强风区的风向经由所述导风叶片43的调整产生改变,例如将所述导风叶片43向下倾斜,就能使风向朝下并改变不同风力强度的吹送范围,或利用该副框42的转动也可以改变风向,所以该双扇叶电风扇200就能配合使用者与实际使用的空间变化,达到送风范围扩大以及产生最舒适的空气流动空间的使用功效,此外,由于强风区的风向可以配合使用者需求调整,因此当该双扇叶电风扇200设置完成后,即使日后送风的目的位置需要改变,也能够直接调整送风方向,不需要重新移位,所以能够充分达到增加使用便利性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宗殷,未经郑宗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94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