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湿敷灸疗仪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9914.8 | 申请日: | 201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5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定东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F7/02;A61M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3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敷灸疗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装置,具体是一种湿敷灸疗仪。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人们的寿命也随之延长,我国和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一样,人口步入了老龄化时代。据2007年人口统计显示,我国人均寿命为81.08岁比2002年整整提高了一岁。今后如何进一步关心他们的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已成为社会热点。当今世界老年人群都面临着多发病、常见病的挑战,且不说糖尿病、高血压之类,单单男性疾病(前列腺炎)、妇科病、脊椎、关节等退行性之类的疾病,已严重威协着人们的健康,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对待这些疾病医疗保健手段,世界各国都是大同小异,包括发达国家。这些手段除了药物、手术、化疗等方法外,重要的措施就是康复理疗,也就是热疗。
温热治病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治疗方式,早在远古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懂得用烘烤沐浴的方式来防病治病,如我国最早的医书“内经”中有以下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寒气胜者为痛痹″,同时还记载了治疗法则及方法:“寒者热之”,“摩之浴之”。这就是说,古人对风寒性疾病常用温热熏洗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虽然经过几千年历史演变,但人们依然传承了古人方法,不断总结改进,如针灸、火罐、热敷等就是温热治疗的演变与发展。而如今实现温热治疗常用的仪器有微波、超声波、远红外、超短波,中、低频、中药熏蒸床等。这些仪器虽然都有不同的疗效,但都存在着诸多弊端,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价格昂贵,不能普及应用;体积大,受场地条件限制;禁忌症较多,有局限性,不能适应所有人群,特别是心血管病患者。
因此,现阶段急需一种方便携带、使用简便的装置能够用于实现上述治疗,且能够消除上述现有装置所带来的缺陷和不足。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申请号95217588.6,文献号2238031,公开日1996-10-23,记载了一种电热敷药袋,该技术由隔离层将外套纵向分成内外两部分,靠外侧设有保温层、绝缘层、电热层,电热层由温度控制器和插头与220伏电源相接。但是该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只能采用干性药物进行热敷,无法适用于多重药物治疗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湿敷灸疗仪,通过简单结构实现湿敷和灸疗,热敷过程中不会灼伤人体,治疗时间可控且使用方便安全,可供病患在家自行使用治疗。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由外而内依次固定连接的治疗带、加热装置以及缓释载体。
所述的治疗带包括:位于中间的固定部和位于末端的两个连接部,其中:固定部为带状或半球状。
所述的固定部的四周垂直设有保护带,该保护带的高度和宽度均为2cm。
所述的两个连接部通过纽扣、磁铁或尼龙搭扣带活动连接并将治疗带构成环形。
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板、与之相连的变压器和包覆于加热板外部的硅胶套,该硅胶套为密封防水结构。
所述的加热板为若干段弧形加热丝串联组成。
所述的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为220V或110V,输出功率与加热板相匹配;
所述的加热板的额定电压为12V-36V,工作温度为41-55℃
所述的加热装置与治疗带之间依次设有铝箔层和保温层,其中:铝箔层的厚度为0.5-3mm,保温层的厚度为2-15mm。
所述的保温层内设有若干通孔以实现保温。
所述的缓释载体为:厚度为5-15mm的海绵、艾绒或混合储水物,其中:所述海绵的整体质量为20-80g;所述的混合储水物的结构为纱布包裹的棉花层。
本装置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使用:将缓释载体浸泡于温热的中药药汤后在置于治疗带上,并将加热装置接通电源进行保温加热,然后将治疗带套接或绑置于病患处进行热敷;缓释载体中也可以直接置放热灸药材并与患处接触后通过加热装置缓慢加热保温进行热灸。
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结构实现中药湿敷及灸疗,使用方便且无烟无噪声,加热板工作电压为人体安全电压以内,防止漏电触电的危险,非常适合中老年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由外而内依次固定连接的治疗带1、加热装置2和缓释载体3,其中:缓释载体3与患处相接处,治疗带1固定于病患身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定东,未经王定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99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门主体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动空调开启出风模式的智能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