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动车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10060.5 | 申请日: | 201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6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旭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旭榕 |
主分类号: | B60H1/32 | 分类号: | B60H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13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隔热降温功能的机动车。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机动车如汽车保有量的爆炸式增长,我国各大中城市国虽然发展很快,但建设不配套,停车场所异常缺乏,大量汽车只能露天栖息,饱受风吹、雨淋、日晒的无奈,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骄阳似火,高温持续不断,爱车经常停放在露天停车场,阳光长时间照射,打开车门,一股热浪便会迎面袭来,方向盘是烫的、仪表盘是烫的、座椅也是烫的,整个车如同蒸笼一样,叫人透不过气,不仅如此,在六七十度的高温下,车内饰物还会挥发出甲醛,苯等有害气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结果,爱车内饰颜色变浅了、老化了,仪表台,真皮座椅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汽车遮阳已经成为爱车一族每年夏天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市场上捉襟见肘的汽车遮阳产品却存在各种缺点如防热隔热效果不好、体积大不易安装、不易拆卸收放、操作不便捷、易刮伤车体等缺点。机动车的防晒隔热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急需有效的机动车隔热降温手段。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克服或至少减少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隔热降温功能的机动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述的机动车设置有腔体层,上述腔体层内有密闭的腔体,上述腔体层与制冷装置连接,上述腔体层还可与制热装置连接,所述腔体层设置在机动车的座仓的四周后如设置在机动车的顶棚、车门、玻璃或遮阳板、地板、前后的塑料壳体后,机动车的座仓的四周就被腔体层隔离了,当然我们可以仅在关键部位设置腔体层如仅在吸热面积最大的顶棚设置腔体层,在仪表板设置有腔体层、在门侧板设置腔体层,所述腔体层的腔体内装有液体,所述腔体层与制冷装置的输出管和输入管相连接,制冷装置制造的冷冻水流进一个冷冻水蓄水箱,冷冻水蓄水箱内或与冷冻水蓄水箱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泵或抽水泵,抽水泵通过连接管与腔体层连接,冷冻水蓄水箱内的冷冻水在抽水泵的作用下流动通过腔体层,流动的冷冻水热传递让腔体层降温后升温,升温后的冷冻水流进回水蓄水箱,回水蓄水箱或回水蓄水箱与制冷装置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泵或抽水泵,回水蓄水箱内的液体在抽水泵的作用下把回水蓄水箱内的液体抽送到制冷装置内,回水蓄水箱内的液体流进制冷装置并降温形成冷冻水再流进腔体层循环使用,经过上述不断的循环过程,腔体层内不断有冷冻水通过并让腔体层降温从而达到机动车隔热降温的作用,当然上述流动通过腔体层的冷冻水还可设计成直接流进制冷装置降温形成冷冻水后流进腔体层从而达到循环流动,而不用通过回水蓄水箱;如果上述制冷装置产生的是冷气,那循环过程如下所述:所述腔体层与制冷装置的输出管和输入管连接,在制冷装置和腔体层之间连接有泵或抽气扇,制冷装置制造的冷气在泵或抽气扇的作用下流动通过腔体层,冷气热传递让腔体层降温后升温,升温后的冷气流经空气箱,同时空气箱内的气体流进制冷装置并降温形成冷气流进腔体层,经过上述循环过程腔体层内不断有冷气通过并让腔体层降温从而达到机动车隔热降温的作用,当然上述流动通过腔体层的冷气还可设计成直接流进制冷装置降温形成冷气后流进腔体层从而达到循环流动的目的,而不用通过空气箱,上述腔体层内流动的是冷冻气时,腔体层还可设计有一个或多个排气孔,经过腔体层的冷气升温后通过排气孔直接排到腔体外或机动车座仓外,制冷装置重新吸入空气制作成冷气流进腔体层让腔体层降温后再排出腔体层,上述冷冻水或冷气在腔体和制冷装置中的流动都是靠制冷装置本身的泵或气扇作用的,还可靠制冷装置与腔体层之间连接的泵或气扇起抽动作用的;由于在腔体层内流动的是小体积的冷冻水或冷气,所以制冷装置可以设计成微小型的,制冷装置需要的电能也很小,这就产生这样的作用:用较小的电能、微小的制冷装置产生很好的隔热降温作用,当机动车的座仓四周的壳体、天棚、地板、玻璃或遮阳板都设置了腔体层并连通上制冷装置后,上述腔体层就形成一个座仓隔热层,外部气温或日照无论多大、多高都无法传递到座仓内,从而保证了机动车座仓内空气和座位的温度的舒适性;所述制冷装置可采用半导体制冷装置,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发冷面朝向座仓,发热面朝相座仓外,发冷面连接大面积的传导片如铝片、钢片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述的腔体层设置在机动车座仓四周的维护结构上,如座仓顶棚、地板、周边的壳体、玻璃上或外部壳体上的塑料层或布层内或装饰层或钣金层,还有在座位上也可设置腔体层,上述腔体层向外设置有孔洞,当腔体层内装有气体时,还可另外设置一个或多个出其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述的腔体层采用下列方案之一:
所述腔体层由并列连通的孔道组成;
所述腔体层由相互连通的较小腔体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旭榕,未经吴旭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00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洗衣机水处理器
- 下一篇:滚轮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