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然气工程站场电控设备撬装房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10140.0 | 申请日: | 201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2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关越;向波;杨晓秋;陈彰兵;杜通林;何丽梅;杨焜;张朱慧;石游;郭江菊;朱云;史乾;江兵;郭晋川;林成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邓世燕 |
地址: | 610017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气 工程 站场电控 设备 撬装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撬装设备用房,尤其是涉及一种天然气工程站场电控设备撬装房。
背景技术
天然气工程的中小型站场大部分位于偏远地区,地貌特征多为山区、丘陵、戈壁沙漠,主要用电工艺设施包含机泵或加热防冻设备等,常规设计中,一般将站场配套的供配电系统、自动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等集中安装于永久性建筑物内。随着气田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对于气田滚动开发、分期实施的特点,目前的设计方案显现出以下缺点:
1)建筑物一次完成设计,固定设施重复,改扩建较多;特别是生产期只有几年的井站,设备重复利用率低,设计周期长,技术经济性较差。
2)强弱电设备安装分散,占地面积较大,室内布线、电缆安装工期长。
3)中小型站场的环境条件差异大,建筑物型式多样,如: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南方夏季高温,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川渝地区气候潮湿、雷电活动频繁,天然气工程的站场电气及控制系统的设计、采购、施工等不宜实现标准化。
近年来,钻井工程的电力传动、控制、通讯等系统撬装化技术的日益成熟,为站场的供配电系统、自动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的整体技术集成及设备撬装化提供了可行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天然气工程站场电控设备撬装房,结合天然气工程站场的节流防冻、化学剂注入、分离放空、脱水(脱烃)、测量计量、井口控制盘(WHCP)等需求,将站场配套系统,包括供配电系统、自动控制系统、通信系统设备集成在撬装小屋中,减少现场安装及电气装置的接线,采用一体化、防电磁干扰、散热通风等技术,实现站场的电气及控制设备的撬装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天然气工程站场电控设备撬装房,包括房体,在房体一侧的中部开有房门,在房体内正对房门处设置有横穿房体的巡检通道;房体采用钢制撬装结构,固定安装于撬底钢梁上;在房体外端头部位设置有带门锁的接线小室;在房门对侧墙上设有暖通设备;在房体顶部设有照明灯具及火灾探测器;在房体内设置低压配电装置和UPS不间断电源装置,二者的机柜并列布置;在巡检通道右侧、低压配电装置对侧并列布置有通信机柜和仪表机柜;在房门入口左侧设置有工具柜。
在UPS不间断电源装置右侧和通信机柜左侧均设置有扩展位置。所述房体采用加厚保温层,在房体底座内设有夹层,在夹层内设置有金属线槽,房体内的地板为可开启的活动地板,在房体底部设置有等电位端子排。所述接线小室下部为出线柜,上部为空调室外机,接线小室与房体内部间设有隔墙,接线小室内部集中设置动力电缆插接装置或控制电缆插接装置或信号电缆插接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主要针对天然气工程的中小型站场电力、自控、通信等现场设备,采用一体化、快速插接、防干扰、散热通风等技术,实现天然气集输站场的电气及控制设备的撬装化,具体表现如下:
1)钢制撬装房体内强弱电设备布置紧凑,配电、自动控制、通信、阴极保护等设备均采用模块化功能设计,满足天然气集输站场工艺的供配电和控制、通信要求。
2)本实用新型房体尺寸和重量设计、设备固定满足气田内部四级公路的运输要求和整体吊装要求。当现场电气及控制设备较为复杂,不宜采用独立的户外设备分散布置时,采用钢制撬装房体,有效缩小场站的占地面积、运输便捷,能够根据需要快速的移动和安装,缩短工程工期,节约投资。
3)房体顶盖及外壳结构紧凑、坚固,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防雨防尘功能,便于快速安装、吊装移动。
4)钢制撬装房体的电气、自控电缆进出线均采用接插件方式进行连接,便于线缆的快速安装、拆卸和维修。综合布线考虑电磁兼容(EMC)特性,确保监控保护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新型天然气工程站场电控设备撬装房如图1所示,包括:房体1、接线小室2、暖通设备3、照明灯具及火灾探测器4、低压配电装置5、UPS不间断电源装置6、通信机柜7、仪表机柜8、工具柜9、扩展位置10,其中:
1)房体
房体1采用钢制撬装结构,内部设备固定安装于撬底钢梁上,底座高度约为180mm。重量一般不超过5.5吨,满足气田内部四级公路的运输要求和整体吊装要求,安装方便。房体具备防风、防雨、防晒、防尘措施,对于环境温度条件恶劣的现场,采用加厚保温层等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01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