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终端扩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10147.2 | 申请日: | 201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3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奕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0 | 分类号: | H04M1/00;H04L9/00;H04L9/32;H04W88/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李平 |
地址: | 20003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扩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扩展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是指兼具计算能力与便携性的电子设备。很多时候,人们都将移动终端与移动通信设备即俗称的手机等同起来;实际上,移动通信设备只是移动终端中的一个重要类别。近年来,移动终端的内涵变得越来越宽泛,各类移动终端的定义边界也越来越模糊,“融合”趋势明显。例如,苹果公司的iPod touch融合了通话功能之后,摇身变成了iPhone,造成2008年IT通信领域的一种变革。2010年,新颖产品iPad风潮又席卷全球,这款具备互联网浏览、电子邮件、游戏等功能的移动终端给有人一种新的通讯体验。
将这些边界日益模糊、拥有相似功能的移动终端进行一个便于研究的分类,大致可以分为:
1、移动通信设备:这类设备的特点是具备移动通信功能,并且以提供话音、数据通信为主要目标。这类终端包括:智能手机(例如iPhone)、多媒体手机、功能性手机,以及低端手机等。
2、超移动个人计算机设备:这类设备属于个人计算机的范畴,有计算和处理功能,一般也具备移动上网特性。这类终端包括:PDA、MID和UMPC设备等,例如iPad。
3、便携式娱乐设备:这类设备可以显示和播放多媒体内容。该类设备包括:音频、视频播放器(例如iPod),掌上游戏机,电子书,以及智能玩具和便携式车载导航设备PND等。
无论是以上哪一类移动终端,都具备一些共同的特点:
1)便携性,用户一般都随身携带;因此可以根据此特性进行应用扩展。
2)对于具备无线网络功能(例如WIFI、蓝牙等;例如GPRS、CDMA等)的移动终端来说,数据都是以无线电波的形式经由空中传播,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相应的设备对其进行监听和解码,其安全性比有线网络更低。而随着移动终端性能的不断提高,其功能也日益丰富,音乐、游戏、邮件、移动商务、移动金融、移动支付等等移动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涉及远程账户登录、电子货币支付等敏感数据传输的移动应用,更是对移动终端与移动网络传输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中国网络支付已经进入第十二个年头,增长态势依然强劲。2009年交易额达5766亿元,增速达110.2%,实现了连续五年翻番增长的商业奇迹;用户规模更是从2008年的5200万增长至9000万,增速高达73.1%。预计2012年网络支付规模将超过2万亿,前景十分光明。网络支付已成为互联网明星行业。而其最大的瓶颈,则在于安全性与便捷性。目前网上银行已经越来越多地采用PKI体系来解决安全性问题,客户端硬件安全产品USB KEY等也已经为广大用户所接受,其主要功能是用于存放数字证书和用户私钥以进行网银用户身份认证。而具备良好便携性的移动终端,作为网络支付更便捷更广阔的新平台,在安全性方面却先天不足,数据以无线电波的形式经由空中传播,存在更严重的安全隐患。公钥基础设施(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下文用PKI表示)技术就是利用公开密钥理论和技术建立的提供信息安全服务的基础设施。公钥体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加密体制,在这一体制中,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各不相同,发送信息的人利用接收者的公钥发送加密信息,接收者再利用自己专有的私钥进行解密。这种方式保证了信息的机密性;同时,发送方亦可用自己的私钥对发送的信息进行数字签名,接收方可使用发送方的公钥来验证其 签名,这样便保证信息出处的真实性并具有不可抵赖性。PKI作为提供信息安全服务的具有普适性的安全基础设施,能在统一的安全认证标准和规范基础上提供在线身份认证,是CA认证、数字证书、数字签名以及相关安全应用组件模块的集合。PKI可以作为支持认证、完整性、机密性和不可否认性的技术基础,从技术上解决网上身份认证、信息完整性和抗抵赖等安全问题,是目前公认的保障网络社会安全的最佳体系。在我国,PKI建设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启动,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金融系统、企业内网等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奕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奕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01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放大镜功能的移动终端
- 下一篇:基于DPD的远端机及直放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