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蜂窝式吸能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10206.6 | 申请日: | 201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4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贾伯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伯芳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3000 湖南省益***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窝 式吸能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安全保护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蜂窝式吸能器装备的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前部都设计有一个缓冲吸能区,即主要由车架的前部区域和后部区域来完成,该技术是通过车体纵梁前部区域和后部区域产生塑性变形吸收能量,并通过约束系统对司乘人员的约束,从而减少司乘人员受到伤害。由于缓冲吸能结构与车身焊接成整体,一旦发生碰撞,虽然能够有效变形、缓冲吸能,有效保护驾驶员的安全,但车体已产生塑性变形,很难进行修复或者修复成本过高,即使能修,也无法达到原车要求。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汽车遭遇前后端撞击,占整个汽车安全事故的80%以上,而撞击过程中,汽车车体本身给司乘人员提供的安全保护非常有限。现在,在提高车架的刚性和强度以及使撞击力合理分流等方面的技术改进,几乎已达极限,因此世界各国在制定汽车安全性能检测标准中,将其正面碰撞时速仅规定为50千米/小时。由此可见,当汽车遭遇高速碰撞时,其车体本身是不能给司乘人员提供安全保护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吸能器汽车遭遇高速碰撞时不能确保车体对司乘人员安全,对车体保护不够好、安装拆卸不方便等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确保司乘人员安全,能对车体很好保护、安装拆卸方便的蜂窝式吸能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蜂窝式吸能器,它包括由蜂窝筋构成的六边形孔和菱形孔,所述六边形孔为上下两边平行且上下两边中点连线与两侧边夹角顶点的连线相互垂直平分而形成的六边形,菱形孔是由六边形孔两侧的侧边对接形成,在蜂窝式吸能器的横截面上,横向六边形孔和菱形孔交替排列,纵向则是相同的孔顺序排列。
所述构成六边形孔的蜂窝筋的厚度为前端蜂窝筋和四个两侧的蜂窝筋厚度相同,后端蜂窝筋厚度大于其他5个蜂窝筋,而后端蜂窝筋则是下一行六边形孔的前端蜂窝筋,从而形成蜂窝筋厚度逐渐增加。
所述六边形为四条侧边向内,形成侧角向内的六边形结构。
所述蜂窝式吸能器为由构成蜂窝筋的铝合金经过整体压铸而形成六边形孔和菱形孔的一体结构。
所述蜂窝式吸能器还可以是下述形式:条状蜂窝筋构成的六边形孔和菱形孔形成片层,片层逐片叠加并焊接在一起,形成蜂窝式吸能器。
还包括框夹板,所述框夹板为两个中央有矩形通孔的板状体,可以通过框夹板可连接蜂窝式吸能器和汽车,比如通过螺丝将蜂窝式吸能器固定在汽车上,或通过铆接等方式将蜂窝式吸能器固定在汽车上;在蜂窝式吸能器为片层逐片叠加并焊接在一起的结构时,框夹板由前后两端将金属片层构成的整体包裹在矩形通孔内。
所述六边形优选四条侧边向内,形成侧角向内的六边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当汽车遭遇前、后端撞击时,本技术能缓冲撞击,并发生逐层依序压缩,使汽车撞击动能,大部乃至全部被蜂窝式吸能器吸收,形成蜂窝式吸能器的塑性变形能和少量热能,使汽车驾驶室和后排座区,在撞击过程中,免受或减轻挤压损坏,从而确保汽车车体对司乘人员的安全保护,尤其是在高速行驶状态下发生的碰撞,保护效果更加明显,现有技术在50km/h以上时,保护效果明显下降,本技术在速度达到80km/h以上时,仍能确保车体对车内人员提供良好的保护。
2.本技术的使用使汽车的刚性碰撞变为缓冲式的柔性碰撞。
3.本蜂窝式吸能器安装在汽车前后端区可溃缩空间内,无须改变汽车外形,不影响通风散热,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蜂窝式吸能器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蜂窝式吸能器实施例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蜂窝式吸能器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蜂窝式吸能器实施例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蜂窝式吸能器实施例2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蜂窝式吸能器的实施例1,
实施例1
一种蜂窝式吸能器,它包括由蜂窝筋2构成的六边形孔3和菱形孔4,六边形孔3为上下两边平行且上下两边中点连线与两侧边夹角顶点的连线相互垂直平分而形成的六边形,菱形孔4是由六边形孔两侧的侧边对接形成,在蜂窝式吸能器的横截面上,横向六边形孔和菱形孔交替排列,纵向则是相同的孔顺序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伯芳,未经贾伯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02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密封立体压热转印机
- 下一篇:电梯电源故障控制器中的报警指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