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用可收放式减摇鳍的摇臂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10512.X | 申请日: | 201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2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宋勇荣;赖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东舟船舶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9/06 | 分类号: | B63B39/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9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用可收放式减摇鳍 摇臂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可收放式减摇鳍的摇臂结构,具体地说是船用可收放式减摇鳍用于鳍收放的执行机构装置,属于船舶减摇与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船用可收放式减摇鳍主要用于在海上航行的客滚船、渔政船、科考船和军用船舶上,以减小船舶在风浪中航行的横摇幅度,提高乘员乘坐的舒适度和船舶航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船用可收放式减摇鳍可使鳍在不需使用时和船舶靠岸时收入船体内,便于船舶的靠泊和减小船舶航行中的阻力,应用较为广泛。摇臂是船用可收放式减摇鳍用于鳍收放的执行机构的主要部件一与十字轴组、接续轴、收放油缸共同组成了鳍收放的执行机构,摇臂零件伸出的臂与收放油缸构成连杆机构,其端部与油缸活塞杆耳环连接部为叉形耳环结构,需通过车削和镗铣削等多道工序的加工成形,由于工件该处尺寸和形状的限制,操作极为不便,加工难度大,费时费力,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能降低加工难度,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材料利用率,且可成倍提高生产效率的船用可收放式减摇鳍的摇臂结构。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船用可收放式减摇鳍的摇臂结构包括摇臂体,所述摇臂体伸出的臂与收放油缸构成连杆机构,其端部与油缸活塞杆耳环连接部为叉形耳环,所述叉形耳环的开挡部位铸造成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及斜面;
所述摇臂体臂端第二平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D)和第二凸台(E)为圆形凸台。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通过将摇臂的叉形耳环为铸造成形结构,只需凸台局部机械加工,省时省力,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减轻了工人 的劳动强度,保证了装配精度,且可成倍的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4所示,包括收放油缸1、摇臂体2(叉形耳环2-1)、接续轴3及十字轴组4等。
所述摇臂体2伸出的臂与收放油缸构成连杆机构,摇臂体2端部与油缸活塞杆耳环连接部为叉形耳环2-1,所述叉形耳环2-1的开挡部位铸造成第一平面B、第二平面C及斜面A;第一平面B、第二平面C及斜面A为直接铸造成形的非机械加工结构,不需进行机械加工。在与油缸活塞杆耳环连接部位第二平面C上分别设有第一凸台D和第二凸台E。经加工锪平凸台平面后,其尺寸正好可以容纳油缸1的活塞杆耳环,并与摇臂连接。而相应的开挡第一平面B、第二平面C及斜面A只需进过电动工具打磨即可满足收放鳍油缸活塞杆的工作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及原理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船用可收放式减摇鳍收放设备中鳍的收放装置,当船舶在无风浪的海中航行和到港靠泊时,启动减摇鳍收放装置,由收放鳍液压油缸1带动由摇臂体2与接续轴3及十字轴组4组成的减摇鳍收放的执行机构装置在±90°的范围内转动,由此使鳍放出和收入船体,从而减小船舶在海中航行的阻力和和方便到港靠泊,确保船舶靠泊的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东舟船舶附件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东舟船舶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05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式可调游泳圈
- 下一篇:一种自带船外机动力的四折舟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