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相对封闭空间内有害气溶胶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10995.3 | 申请日: | 201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5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陈旭东;顾中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A61L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1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对 封闭 空间 有害 气溶胶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洁净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对小型空间内有害气溶胶进行处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特定空间内的高浓度气溶胶常规处理是用风机抽取,直接排放至空间外,通过大气的稀释来降低浓度。对排放的空气品质不作任何处理,在抽取空间空气的同时,补充同等流量的空气进入空间。空间内外压差为0,是等压区域。这对于无害气溶胶或者有益菌这样处理是完全可行的,但如果气溶胶是某种通过空气可以传染的,如含有甲流感病菌的病员唾沫气溶胶,采用上述方式处理,则有害气溶胶会通过风机向四周扩散。由于是等压,它也有可能直接向空间四周散播,造成扩散的后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专用于处理相对封闭空间内有害气溶胶的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处理效果好。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相对封闭空间内有害气溶胶的处理装置,其包括气流处理单元和用于控制气流处理单元工作的电气控制单元,其中,气流处理单元包括设置在相对封闭空间的侧壁上的密封箱体以及按气流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在密封箱体内的过滤杀菌装置和风机,密封箱体上设有出风通道,过滤杀菌装置包括按气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预过滤器、紫外灯以及空气过滤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方面:所述气流处理单元还包括设置在预过滤器上游的气溶胶浓度检测系统以及在检测到的气溶胶浓度超过设定值时发出警示的警报系统。优选地,气流处理单元还包括对预过滤器和空气过滤器的两端的压差进行实时监测的过滤器压差检测系统以及在压差超过设定值时发出指示的指示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具体方面,所述气流处理单元还包括对相对封闭空间内的压力进行实时监测的压力平衡检测系统以及根据检测到的压力值来调节所述风机转速的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的气溶胶浓度检测系统、过滤器压差检测系统以及压力平衡检测和控制系统可采用常规技术手段实现。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易发生有害气溶胶的小型场合以及处理通过空气传播的呼吸道疾病病人的移送、治疗、监护场合等,对突发性疫情爆发时能在短时间内装备救护设备(如负压救护车)和形成特定的治疗环境(负压病房),最大限度地保护救治人员和陪护人员。此外,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控制单元的工作示意图;
图5为显示了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对封闭空间的气流流向的一个示意图;
图6为显示了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对封闭空间的气流流向的又一示意图;
图7为图6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1、相对封闭空间;10、新风补充口;2、气流处理单元;20、密封箱体;200、出风通道;21、过滤杀菌装置;210、预过滤器;211、空气过滤器;212、紫外灯;22、风机;3、定向气流。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4,按照本实施例的相对封闭空间内有害气溶胶的处理装置包括气流处理单元2和用于控制气流处理单元2按照一定方式工作的电气控制单元(图中未显示)。
气流处理单元2包括设置在相对封闭空间1的侧壁上的密封箱体20以及按气流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在密封箱体20内的过滤杀菌装置21和薄型风机22,在该密封箱体20上设有出风通道200。其中,过滤杀菌装置21由预过滤器210、紫外灯212以及过滤效率达到99.9995%的空气过滤器211组成。其中,预过滤器210用于截留较大颗粒的尘埃,而空气过滤器211不仅可以截留粒径在0.12μm以上的颗粒,而且其自身特殊涂层还可灭杀截留下尘埃中带有的病菌微生物。对外界大气起到特定的保护作用。
本例中,气流处理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预过滤器210上游的气溶胶浓度检测系统(图中未显示)、过滤器压差检测系统以及对相对封闭空间1内的压力进行实时监测的压力平衡检测系统。参见图4,各系统的工作方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09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