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太阳能真空管式集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11291.8 | 申请日: | 201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9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孙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传玲 |
主分类号: | F24J2/26 | 分类号: | F24J2/26;F24J2/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李京楠;张亚军 |
地址: | 100857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太阳能 真空管 式集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领域,涉及一种新型太阳能集热器。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在现有技术中,太阳能集热器由太阳能集热管10组成,太阳能集热管10由玻璃管1、铝翼2和U形管3组成,铝翼2为圆筒形,玻璃管1包附在铝翼2的外壁上,铝翼2的内壁上有一对半圆形的凹槽4、5,U形管3的两根管体6、7分别嵌装在铝翼2的凹槽4、5内,U形管3起加热工质的作用,工质从U形管3的一端管口8进入,从另一端管口9排出,当太阳光照射到玻璃管1上时,铝翼2吸收了太阳光的热量,将热量传递给U形管3,从而热加工质。
上述这种结构的太阳能集热管有一个缺点:就是U形管3由铜制成,铝翼2由铝制成,现有的涨管技术很难将铝翼2与U形管3的两根管体6、7涨紧,因此,传热效果差。而且,U形管3的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铜材,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太阳能真空管式集热器,传热效果好,热效率高,制作容易,节约铜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太阳能真空管式集热器,由太阳能集热管组成,太阳能集热管包括玻璃管、铝翼,铝翼为圆筒形,玻璃管包附在铝翼的外壁上,其特征是:铝翼的内壁上一体成型有工质加热管道,该工质加热管道的上端通过管接头与集管连接。
所述工质加热管道由两条轴向设置在铝翼上的圆腔构成,这两条圆腔的底端通过一U形弯管接头连通。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工质加热管道一体成型在铝翼上,制作过程中不需要使用涨管工艺,降低了生产难度,可节约大量铜材,而且传热效果好,热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太阳能集热管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2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2中铝翼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图6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图6中铝翼的俯视图。
图9是图5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标号
1玻璃管 2铝翼 3U形管
4凹槽 5凹槽 6管体
7管体 8管口 9管口
10太阳能集热管
11玻璃管 12铝翼 13U形弯管接头
14圆腔 15圆腔 6管接头
17管接头 18集管 19集管
20太阳能集热管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太阳能真空管式集热器,由太阳能集热管20组成,请参照图5、图6、图7、图8,太阳能集热管20包括玻璃管11、铝翼12,铝翼12为圆筒形,玻璃管11包附在铝翼12的外壁上,铝翼12的内壁上一体成型有工质加热管道,工质加热管道由两条轴向设置在铝翼12上的圆腔14、15构成,这两条圆腔14、15的底端通过一U形弯管接头13连通。
圆腔14的上端通过管接头16与集管18连接,圆腔15的上端通过管接头17与集管19连接,如图9所示。
工质通过集管18分流,经管接头16进入圆腔14中,然后从U形弯管接头13进入圆腔15中,再经管接头17汇总到集管19中,从而形成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传玲,未经孙传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12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炉专用扒渣机
- 下一篇:可光聚合用的多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