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堆焊型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11460.8 | 申请日: | 201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3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松;方子帆;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B23P23/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堆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表面工程领域的一种再制造装置,特别是一种堆焊型辗装置。
背景技术
零件表面的锈蚀、过度磨损和崩裂是零件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堆焊,喷涂,熔敷等传统的再制造技术在填补后需要后续的机械加工或人工打磨,效率较低,人工打磨精度不高,不适合零件大面积损伤的现场修复,特别是有一定外形精度要求的修复。而工程实际中,有大量的零件因拆卸困难,或填补后不方便进行机械加工而失效,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对零件表面具有的一定深度的不规则坑洼、崩裂、沟槽性损伤和深度磨损进行恢复原始表面形状尺寸的填补的型辗,实现零件表面不规则损伤的修复,提高一次修复的外形尺寸精度,改善修复层的组织和机械性能,增强修复层与零件基体的结合强度,减少修复工作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堆焊型辗装置,包括堆焊设备、喷嘴和导轨,行走支架上安装有导向轮, 导向轮沿导轨上运行,型辊安装在行走支架上。
所述行走支架连有挡板,挡板位于喷嘴和型辊之间。
所述导轨呈直线或曲线。
所述型辊的外轮廓线为直线或者曲线。
所述型辊表面与被修复零件的原始表面的相交线为修复表面的母线。
本实用新型一种堆焊型辗装置的有益效果如下:
1、喷嘴和型辊之间设有挡板,能防止喷嘴的喷出的熔敷料喷到型辊上,影响型辊表面平整度。
2、本实用新型装置经过简单的后续处理即能恢复零件的外形尺寸、表面精度以及机械性能的要求。
3、本实用新型装置利用堆焊加型辗的组合方法对零件修复层的外形尺寸和精度进行修复和控制,省掉了后续的机械加工或大量的人工打磨。
4、本实用新型装置利用机械加工表面的发生线成形原理,保证了零件修复表面的外形符合预期。
5、选择的高效低稀释率的堆焊方法保证了修复层与基体的冶金结合,并最大限度控制了基体的热变形。
6、本实用新型装置适应性广,可对零件进行现场修复,也可以拆下修复;更适合较大零件的现场修复。
7、本实用新型装置修复效率高,可针对不同类型、大小的损伤区域一次性修复,修复作业时间短。
8、本实用新型装置修复质量好,修复后的表面精度能满足一般机械零件对其表面形状和尺寸的要求,经抛光后可达到磨削的表面精度。由于修复层在凝固过程中经过了型辊的辗轧,因此具有较低的孔隙率,机械性能较好。修复层与零件基体实现冶金结合,修复层不易脱落。
9、成本低,本实用新型装置是在传统修复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型辊和行走支架的方式实现的,增加了一定的制作成本,但极大减少了人工打磨或机械加工量,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曲线型导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曲线型外轮廓线型辊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堆焊型辗装置,包括堆焊设备8、喷嘴4和导轨1,行走支架7上安装有导向轮3,3’, 导向轮3,3’沿导轨1上运行,型辊6安装在行走支架7上。
所述行走支架7连有挡板5,挡板5位于喷嘴4和型辊6之间。
所述导轨1呈直线或曲线。
所述型辊6的外轮廓线为直线或者曲线。
所述型辊6表面与被修复零件2的原始表面的相交线为修复表面的母线。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高效、低稀释率的堆焊方法,在有气氛或没有气氛的保护下,借助特定外形的型辊6对堆焊后凝固初期的熔敷层合金进行辗轧(锻压),以细化组织、减少孔洞缺陷和裂纹,提高修复层与被修复零件2基体的结合强度,继而控制修复层的外形和尺寸。
根据零件表面机械加工成形原理,机械零件的各表面大多属于线性表面,即:可以通过两条发生线相对运动实现。由于被修复零件2的表面已经失去原始的状态。因此,两条发生线均由本实用新型的型辊6实现:型辊6表面的轴向素线是发生线的母线,而型辊6沿被修复表面的移动形成发生线是导线,母线的精度由型辊6自身保证,而导线的精度由布置在被修复零件2表面旁的导轨1保证。通过型辊6在损伤表面堆焊层上的碾轧运动,修复层发生塑性变形,晶粒得以细化,内部孔洞类裂纹缺陷减少,并最终恢复被修复零件2的原始表面形态。
实施步骤:
型辊6的外轮廓线除了为直线外,还可以为曲线。以修复圆柱表面为例(如图3所示),型辊6可以为带凹槽的滚轮。型辊6的的外轮廓依据被修复零件2的修复面外形来实际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14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位环压入装置
- 下一篇:不锈钢管的对接坡口结构